難得跟亭亭玉立的妹妹到咖啡店聊聊天,喫喫下午茶,裝裝有文化。她住大學宿舍我上夜班,我倆見面時間著實不多。很喜歡她那個大眼睛朋友,乖巧機靈的女孩,便問她有沒有人追了。妹妹搖頭,竟然都沒有,她自己也是一片空白。都已經整整一個學期了,雖然我的也不堪回首,但怎麼就那麼不濟呢?
不說某年代的才女,傳聞年輕時就有六十多個男朋友。
媽媽那一代,就算她吹噓吧,最少也有四五個,當然是不同時段的。有些因為婆婆不喜歡,那便推倒重來,聽她的往績,好像有象牙大王的兒子(是真的現在就不會那麼窮啦!或者不會有我啦……)、生意人,或者老實年輕的工匠……最後,就是現在的賴皮爸爸。不過爸爸當年,每星期都會寫情信給她,我想現在我這麼愛文字,就是因為有了爸爸的情信遺傳因子吧,哈。
就算是非常內斂的「陰佬」四姨丈,為了追現在又胖又粗魯的肥師奶,厚著臉皮天天跑到婆婆家裡坐,木木獨獨的,也硬要蹲在那裡讓四姨媽看見啊。
不是沒見過媽媽姨媽們的年輕照片,不至驚為天人,但總算青春可人。那個年代,讓人驚豔的竟是爸爸姨丈們,今時今日的大肚腩小禿頭,曾是一個個雄糾糾的男子漢!
那些時候,與其說是追女仔,倒不如說是耍花槍吧,明明男有心女有意的。
現在身邊的朋友,都俏麗亮眼,可愛性格各異,卻不多見簇擁在她們身邊的觀音兵。雖說這個年代談情說愛講情投意合,自自然然就走在一起,甚至很多主動出擊的女追男。但總少了媽媽那年代的熱熱鬧鬧,甚至不及《那些年》的蠢蠢欲動。曖曖昧昧的甜蜜沒有了,驚喜不見了,心思也沒了,這樣一個戀愛的儀式竟湮滅了。
我們這一代的,這些觀音兵都到哪兒去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