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喜歡的人送點小溫暖

從來喜歡製作或挑買點小禮物,因為愛看朋友收到後驚喜的樣子。

第一次,小思老師寄來了一本線裝筆記本,上面有她最喜歡的豐子愷插畫,題上「不寵無驚過一生」。是「一朵一果」出品,在北京時見過這個品牌,挺喜歡的,不過最喜歡的還是小思老師附上親手寫的字條,歡天喜地了一整天。
最近,她又問了我一個問題:有一顆小東西想送你,不知怎樣寄來?後來說她會想辦法「窩藏」這易碎的小東西,再寄給我。單看電郵便已經十二萬分驚喜,雖然有時還是不能替她把好關,總有些錯漏。但這樣一來,以後我就得再用心十倍地看她的稿了,當然不是受了「賄」,而是只好這樣子回饋她的厚愛,何況也實在喜歡她的文章。那顆小東西,我在等著呢,哈哈。
去了日本公幹的蜜友,請寄住家庭吃飯,蜜友給寄住家庭的媽媽看照片,這個媽媽可能出於禮貌,看到我的照片便直呼可愛。我知道了當然沾沾自喜。到得第二天,蜜友快要離開了,竟收到一份禮物--不是送他的,一支蜜糖唇膏,卻是送給我的。這個媽媽還即場示範,唇膏可搽在嘴上、擠進茶裡添甜,或塗在pancake上。只聽著就已覺得甜滋滋,雀躍得我恨不得他馬上帶回來送我。
明明說自己喜歡送小禮物,怎麼寫的都是只收不送?有的,某天坐旁邊的同事M到了,苦臉皺眉的,在位子拚命工作,飯也沒空吃。記得大學時,有蜜友買了杯熱朱古力給我,還親自送到宿舍來,我有點驚愕,內心熱呼呼的。於是我照辦煮碗,晚飯時點了杯熱朱古力。同事接過了,滿臉通紅的,眼汪汪,趕緊呷上一口,後來果真不痛了啦!
這種送小溫暖的動力,其實是源自身邊的人,他們傳給我,我觸動了,便再傳給別個,這樣子傳遞下去。那能融化人與人之間的一層隔膜的,不在於禮物的大小,只在於禮物的溫暖程度。

給 手作文字 留言: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