薑餅人的另一半

聖誕節過了,因為貪玩,又遲了,整整十多天的空白手作文字,要怎麼追回來呢?只好寫些過氣文字。

聖誕前夕,有同事用一個早上在家裡焗了五盤小薑餅人,姿態各異,很可愛,用一個玻璃罌滿滿盛著,「人頭湧湧」。另一個同事看見了,歡喜得捧著罌子吃不停。還有個同事,用了四種香料做薑餅人,嚐起來玉桂味比薑味還要香濃。真喜歡公司的手作文化,同事很窩心。

至於我的薑餅人,中學時在家政堂學做過一次,可食譜早就散失了。最近迷上團購,臨近聖誕,發現了薑餅人製作套裝,才有湊湊熱鬧的念頭。

可惜好事多磨,上網看看人家對這團購薑餅人的評語,有的說用水那麼少,很硬,咬不開。心就涼了一截,再想,算了,有什麼差池不送人就是了。
蓋人仔時,手工笨拙,有些頭拉長了,或手腳扯歪了,卻始覺得每隻人仔都有了自己的性格。終於把薑餅人送進焗爐,像閱兵儀式,看著每隻人仔長大脹大,一室濃濃香香的,竟有了滿足感。但,不虞有詐,焗好的薑餅人全黏在紙上,那在家裡找到的原來是做叉燒包的紙,不是牛油紙。多計仔的爸爸,替我用蒸氣熏一熏,想不到紙便容易撕下來了。但薑餅人給折騰了這麼些時間,不敢獻世,只留了些完好的送人。
最早的薑餅源自十字軍東征,關於歐洲的宗教聖戰,那已經是近一千年前的事了。現在我們常用的薑,對那時的歐洲人來說是罕有的香料,只能用於聖誕或復活節這些重要節日。惜物啊,只能珍而重之的用。
後來給薑餅賦予生命的,卻是我們舊日的殖民宗主,英女皇伊利莎伯一世。她叫人照她的模樣製成薑餅。不過我還是有點不明白,焗出來的薑餅肯定不會像樣,口腫面腫的,還要給人家吃掉,女皇不會大發雷霆嗎?
薑餅人還有個煽情的故事的,聽聽也無妨。有個婆婆,只賣男孩形狀的薑餅人,原來,她一直等待參軍的另一半回來。當年,她做了一男一女的薑餅人,女孩形狀的給了他,男孩形狀的自己留著。憑那味道,她相信,他一定會找到她。
傳統的薑餅人,僅用蜜糖、少量水和麵粉焗成,那是團圓的期待。往後的聖誕節,若焗了薑餅人送人,那便是送上祝福。願你找到你的另一半。
團購買來的薑餅人,我自己試了一口,蜜糖味和薑味交纏,很幸福。

原來我曾為薑餅人拍了唯一一張照片,歪歪斜斜的劏房薑餅人,留為紀念。

薑餅人的另一半 有 “ 2 則留言 ”

給 手作文字 留言: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