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願當一條書櫃裡的蟲

在家裡放置一個直頂天花板的大木書櫃,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。

當然,沒法實現,於是,我像所有不能在現實世界裡得到滿足的迷茫青年,訴諸虛擬網絡,幻想對象是--aNobii。

aNobii,是個具社交性質的網上書櫃,名字有點奇怪,源自拉丁文「書蟲」Anobium punctatum。為什麼有兩個「i」?消息人士指那是因為只一個「i」的名字早已給人註冊了。書櫃創辦工匠同樣是書蟲一名,三十出頭、在香港科網界炙手可熱的傳奇人物宋漢生。在《經濟日報》周一二有地盤專欄「超在場證據」,也是關於閱讀的,值得一看,另在《蘋果日報》偶寫「矽巷啁啾」科網專欄。

作為Web 2.0類型網站,書目資料全由使用者建立,與網站管理員無關。你朋友看了什麼書、最近新買了什麼書、讀書的感想,也一目了然,還可以追蹤書店推介的新書。
最新奇有趣的是,有次看見朋友拿出手機,在我家隨手拿起一本書,竟扮起圖書館員,把條碼「嘟」進了他的網上書櫃。aNobii的智能電話Apps,可以掃瞄書背後的條碼,就自動把書的資料加進書櫃,也可直接輸入ISBN(國際標準書號),書本就會很形象化地出現於頁面了。
aNobii還能讓你個人化地記錄下每一本書的資料,如你什麼時候買、在哪裡買,像書本的出世紙。還可以設定自己的看書進度,還未看、正在看、已看完等等,太多本正在看的,就說明你太貪新忘舊了,才開了頭又跑掉了。
然後你會發現,原來你都只買哪一類型的書,或才知道自己原來買了那麼些書,這也是整理的好方法。看來我挺雜食的,什麼書也看一點,也偏愛小說一類,最近手多多掃描了《復活》,就認真的翻開來看了。
這一年,相信是我人生裡看書最多的一年,也是第一年養成看書的習慣。幸好有心未怕遲,aNobii早替我統計好了,2011年我看了11本,共2829頁。這也是督促自己看書的妙法,要養成閱讀習慣不容易,不是書不好看不想看,而是,香港人,生活太勞累,時間太緊迫。時間成就藝術,我們沒有時間,也就難有藝術創意。

但我們要抗衡的,是那數字的魔力,不能當作是大家習以為常的數量競賽,不是要求什麼看書數目達標鬥多鬥廣。因為,書的數目可以很多,掃描一下有多難?但真正看了的,甚至理解了的,撫心自問,又有多少?

aNobii已經有超過10種語言版本,出乎意料,最受意大利歡迎。還是那一句,香港人不愛書,愛書的不愛電腦。明明我是讀中文系的,四百多個面書朋友,就僅得小貓三四隻當了網上書蟲,希望,那只是因為我孤友寡朋。

甘願當一條書櫃裡的蟲 有 “ 2 則留言 ”

二人創作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