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上搜尋也斯詩會「在不安定的日子──香港詩人梁秉鈞聚會」,無意間進了這網站--香港本土文學大笪地。起初以為是網上零碎羸弱的文學論壇,人跡罕至的,後來在首頁連結到「我們的理念」,再看看網址名稱http://hklit.com,是簡潔的「香港文學.com」,方知道,我竟找到了香港文學的網上大本營。我想,還算得上是吧。
「時代的確不同了。經歷過龜甲、竹簡、絲帛、石刻、植字、排印,然後今天的電子數碼,文字的命運歷盡滄桑,真正的歸宿地在哪裡呢?時代不同了,另一頭巨魔正在虎視眈眈,就是:變化萬千的圖象。文字如果不妥協,不變身,可能連『偷生』也不可能了。
我們常常聽到,這一代的孩子,還會沉迷文字嗎?」
這是我常納悶的事,網絡、圖片與影片,對文字的衝擊很大,雖也許不至置於對立面,但人們,是漸漸淡忘了文字了。而偏偏,文字所包涵的,又不是圖片與影片所能臻至的,濃縮而盛載力驚人。
再往下追尋,看到了2010-4-24日,兩年前,名叫「崑南」的超級版主的話:「我們是自掏腰包來搞這個網站,無背景,無酬勞的,只是為文學做義工。」「為文學,有生之年,做得幾多就幾多,僅此而已。崑南」沒錯,他就是崑南,自掏腰包自資出版《地的門》的那個崑南。
看到他的話,我忍不住了,也想回點什麼,於是,也急不及待做了會員:「只是想說,到此刻,我知道好些人還是會為文字為文學而堅持著,不管有多難,還是會堅持下去的。」
第二天,名叫「心雪」的超級版主回話:「不同的媒介和藝術都有他們的百樂和Fans,文字也不例外啊。最重要是自己身體力行去喜歡,樂樂就好,不用比較太多,所以也別太灰心,至少這裡也有一班文字朋友。」對,她就是《詩性家園》十位八十後女詩人的其中一位。
在那裡,也許很容易就會碰到某某著作的作家。看看大家的創作,討論一下,尋尋最新公布的文學活動,到「書店」翻翻最新出版。這是香港本土文學的一株幼苗,偶爾去澆澆水,也是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