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歡收集杯子碟子,尋常事物,其實多不尋常。
簡單,像喝水,捧起來嚥一口,有時茫然,說不出杯子的出處,甚至,看不出杯子的分別。就如「早晨的第一杯飲料」,我愛喝溫水,不燙不冷,暖暖的直鑽進胃裡。用的杯子,是他送我的,來自新加坡的禮物,一個藝術家親手繪的,我只知道那麼多了。
但《日日》雜誌日文翻譯中文版創刊號,裏面那些夥伴們,用的是「花岡隆先生做的茶碗」、「玻璃杯是辻和美小姐的作品」,杯子器皿,各有名字,一個一個說出來,在哪裡誕生,追源索本,懷有尊重與人文情愫。
縱是平凡的杯子,他們也有能耐,看一看,就說得出那來自誰的精心獨匠。村上躍先生的陶皿,幾乎全用手揑塑形;井山三希子小姐的器皿,外面用石膏壓模,裡面留有指紋;橫山拓也先生的,叫白陶,用布按擦出白紋。杯子,原來可以有這麼多種創作方法與緣由。杯子,放進展覽,風格與特色,細細碎碎的分明,藝術便隨著水滴溶進生活裏,讓固體與液體互相盛載。
連雜誌的封面,那張精緻的照片,也是杯子器皿,仔細看配搭,斑駁的台面上平放兩塊泡泡膠紙,把白色的石膏模子並排放上去,看起來已很雅致。
頁裡當然還有別的,像我愛吃的醋漬魚生,老字號製法慷慨道來,很巧功夫。從飯菜、食材、器皿雜貨,到手工藝品,看的,是手與心的結合,一種靜美的修養。發行人江明玉說,她們4個人,合起來做這本雙月刊,結合了原本日文版第1期和2期的內容,再加一點台灣自製的。現在看起來,一點不過時。
大概,在香港,我還沒有遇到這樣一本不張狂不媚俗不銅臭,而有細膩品味的雜誌。幸好現在,發現了。
《日日》facebook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ibi20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