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需要一段喫書時節

有人說,金庸小說,最好在中學年代看全,因為那年紀的想像力最豐富。陳雲老師在德國留學,有一段日子窩在學校圖書館裏,不見天日,把一櫃子一櫃子的書翻出來啃。漸漸發覺,人是需要一個沉溺喫書的階段,一氣呵成吸取書的菁華。

像我們這一代,從小有電腦與ICQ作伴,當然常看文字,卻都在熒幕裡。常用的口語在鍵盤上敲打得熟練,嘚嘚嘚,一分鐘五十字自以為是。到了真正考試,才發現自己其實還是「文盲」,僅僅及格,語言無味,少讀書之過。

學校的閱讀報告、早讀會、書展,一切一切,似乎都是幌子,我們被迫跟著走。那不如回想,回想一下翻到一本愜意的書,那種曾經深受牽引的感覺。原來我們有的,都有過喫書的時節,儘管不長。

在世紀版〈聚書散書讀書〉讀到,學者雷競璇,在十年前跟我們任何一個人一樣,有種都市病「心裏老覺得輕飄飄,很不牢固」,便下決心讀些大書如《資治通鑑》,每天讀一點,不避枯燥不嫌乏味。幾年下來,原來可以治療散渙的精神,「覺得踏實多了」,便有了耐性和勇氣,每年持續讀一兩種經典大書。

我讀過不算冗長的《復活》內地翻譯本,看譯名的痛苦是必然的,但逐漸能佩服作者對世事的觀察,從不斷的自省從自身尋得答案,果然是會豁然開朗的。讀書,讀大書,讀艱澀的書。這樣的秘方,我們可以一點一滴,慢慢試。

多麼羨慕中大十月上旬辦的「博群書節」,展期十天,雷競璇捐出萬冊藏書,加上其他校友的捐書,連同書節與對談,一併回饋給母校與學弟妹,每人可取五冊,也是取之不盡。歲月與年代的精神聯繫,排成一條長長的莘莘人龍。雷競璇說書節:「每一間學校都應該有。」

實在想幫母校嶺南搞一個書節,可是,總得先像前輩那樣有十幾年修為吧。這樣吧,第四屆九龍城書節下星期便來了,現在去準備,先去選些可以喫出營養的大書來。

喫書的時節,到了。

日期︰2012年11月3日至4日(星期六至日)
開放時間︰(星期六) 上午11時30分至晚上9時
(星期日) 上午11時  至晚上8時
地點:香港兆基創意書院(九龍樂富聯合道135號)

書節活動:
包括書商參展、創意地攤、藝術表演、講座、無障礙閱讀展覽、電影欣賞、工作坊及兒童遊戲室等,以充滿文化氣息的書展促進交流、推動社會不同階層人士共融。

每個人都需要一段喫書時節 有 “ 3 則留言 ”

    • Germain:

      抱歉啊這麼遲才回覆,這星期太忙了,我也未想好給你寫電郵的內容,相信這個星期該可以了。
      慚愧說,我明天會去,也是第一次。你已經逛過了嗎?還是明天會碰見你呢?哈哈!

      寶兒

      • 寶兒:

        不要緊,(雖然我真的有在等你的電郵,因為能找志同道合的人真的很不容易啊我覺得XD).
        我昨天已逛過了,頗喜歡,不像JCCAC的市集那麼擠擁,而且有把自己的舊東西拿出來賣,是我喜歡的慨念,地攤的種類也好像較有特色。

給 手作文字 留言: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