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期後,被問得最多的是:「只去了台北嗎?」
是啊。
台北,其實中學畢業後就和中同去過一次。「那怎麼又去了呢?」畢竟好些年了,印象都模糊了,台北也有了很大的變化。感覺台北還有很多地方尚待發掘,可以一去,再去。何況這一次,還有朋友在那裡等著。
雖說相隔了好多年,但去過的街道方向,還是記得很清楚。很記得西門的捷運站,甚至記得那年住的小巷裡的破酒店,記得紅樓,記得中正紀念堂站,記得士林和師大夜市怎麼走。
這些年,聽說台北開了好多咖啡店,更多的生活雜貨店,同時還保留了一家家老舖小店,像吃豆漿燒餅的早餐檔。網絡上的部落格滿滿介紹台北的美食和人文風景,也索性買一本阿霽的《味道台北》同行,但最後發覺,還是隨意行走,更快樂。
這年來台北,跟以前很不一樣,畢竟不再是第一次坐飛機的傻孩子。幾乎沒有擔心要坐什麼車到市區,要坐什麼車到機場,也沒有非看不可的景點。
台北的五天四夜,更不一樣的是,幾乎每天都跟認識或新認識的朋友在一起。像第一天,在紅樓認識了很多手作人。像第二天,在誠品敦化店外,碰到男助手外國認識的老外朋友,一起高高興興到Drama cafe吃午飯。像第三天,以公事為名,和李維尼和他女朋友玩了一整天,認識了《日日》的主編小玲老師,鑽鑽店子拍拍照。像第四天,認識了花店風趣的老闆娘。像第五天,和天下文化的編輯盧宜穗老師見見面。第一次有如此充實的旅程。謝謝你們。
在不熟悉的地方,遇上熟悉的人,原是最有趣的,也最引人入勝。
台灣朋友讚賞我們出門不做準備,因為那才處處是驚喜。但也有遺憾,因為我還想去一趟九份或者淡水,還有台中和台南。
不過,遺憾,就是重遊的原因。
那張第四天才拿到的台北地圖,好好疊起收著,準備下次的旅程再用。
也開始問自己,哪裡是更適合更想居住的地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