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手工咖啡

20121224fb

在台北的五天四夜,每次從飯店出門,總會經過南美咖啡,一陣陣濃香沁人肺腑。終於忍不住走進去看個究竟,走出店外時,已喜孜孜的拿著新買的第一個手磨咖啡器。喜歡它像一個小郵筒,把手也很好轉,盛惠500台幣(約133港幣)。

所謂一闊三大,便是這個意思。後來到師大夜市的咖啡花茶專賣店,索性毫擲台幣,把東西買全:長嘴手沖壼450台幣(約120港幣),濾杯240台幣(約64港幣),濾紙。至於咖啡豆,我很白痴的問:「老闆,其實我是沖咖啡的新手,有沒有咖啡豆是給新手的?」

「沒有說咖啡豆給新手的,要自己試,隨你喜歡,但必定要新鮮,我們的都是一星期內烘焙好的咖啡豆。」老闆答得很乾脆,那麼我也乾脆隨便選了半斤「藍山」。原來選咖啡豆,也有很多學問在內,選自己喜歡的味道,也需要練歴吧。

在這店子我總共花費了1000元台幣(約267港幣),在台北為咖啡辦貨還是比香港便宜,而且資訊很多,咖啡店子遍地開花,人們更懂得享受咖啡的好。

參考了《好吃》第8期的「咖啡上癮」專題,簡略說一下新手沖咖啡的步驟。先煲熱水,聽說溫度在85﹣92之間泡的咖啡最佳,我沒有溫度計,想就是把燒開了的水靜置一會吧。同時熱一熱鮮奶,用IKEA$10的電動器打好奶泡。

師大夜市的老闆說沖一杯大概需要15﹣18粒咖啡豆,手磨咖啡粉的粗細度,是南美咖啡的老闆替我設定在第五格的一般粗幼,然後倒在已放好濾紙的陶瓷濾杯上,再穩穩的架在咖啡杯上。聽說咖啡杯也要先盛一會熱水來暖杯,效果更好,暖好記得把水倒掉。

這時熱水好了,可以倒進有長長壼嘴的手沖壼。在咖啡粉中間挖一個小洞,把水順時針向外繞均勻注入,讓咖啡慢慢淌進咖啡杯。這時可以加進打好的奶泡,還有咖啡糖。新手的手工咖啡就完成了。

第一次的手工咖啡有點淡,我想要在往後的練習裡再調整,或者是多磨幾顆咖啡豆,或者是把咖啡粉磨細一點。慢慢試出最合自己口味的咖啡,漸漸,明白這樣自給自足的幸福。

在同事的身上學到,其實給好友沖一杯濃香咖啡,比獨自享受更好,所以我常口輕輕說:「有機會給你沖一杯。」我是真的想,有天我有自己的家,就邀你來同酌咖啡。

20130104coffee

這裡的咖啡變了配角,隨便炒點橄欖油青椒羅勒蕃茄配麥方包,就是簡單的一頓brunch。

給 手作文字 留言: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