菲林相機,若好好保養,可以用一輩子。
冰天雪地裏,電子零件有可能失靈,唯獨菲林相機,金屬機械操作好耐寒。不過英雄遲暮,我這台Nikon FM2,前幾天又再「中風」,快門鈕按下了,卻沒有令人亢奮的咔嚓聲。
這台相機,本來不是我的。在我出生那年,舅舅的孩子還在羊水裏,做爸爸的急不及待買了一台FM2。他帶着妻子、婆婆、姨媽和抱着我的媽媽,到中環交易廣場,拍了好多照片,在那個8字形雕塑底下,在水池旁邊,在車站月台。我嬰兒時期的頭髮,全倔強的豎起來,媽媽說不好看,用手沾點水,把我的頭髮全抹貼服,才好拍照。後來,漸漸有了數碼相機,便再沒有人見過那台FM2。
柯達停售菲林那一年,我人在北京,才第一次把別人的菲林相機捧在手裏。學生三人一組分一台相機一卷菲林,菲林36張,有時候多一點,有時候少一點,第三個接手的人最倒霉。出外拍照,左肩斜掛一台數碼相機,右肩搭一台菲林機,不覺辛苦,機捨不得離身,總覺得菲林裏的世界特別美,特別珍貴。攝影老師打趣說,這種相機「可以讓你在喧囂忙碌中靜下來(因為調節控制的機關環節太多……)」
回香港後,和舅舅提起,他說那台FM2還留着,我激動得馬上央他借給我,他從衣櫃深處找出來,相機袋的扣子生鏽了,機身的金屬上有點霉,但還是很好看。
相機就這樣半借半送給了我,卻在拍第一卷菲林第十格時,不再動了。輾轉拿到維修老店,師傅說,不論人還是機械,再好的東西,擱太久,都會生疏,修好以後,必定要常用。我點點頭,放下七百元。
老師傅說得對,機器也會生疏,一年後,快門又再卡住,相機的確很誠實。但我,還是想保住這台相機。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