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在尖沙嘴利時商場的後巷,正值雨夜,頭頂的帳篷穿了個洞,在一個肩膊的距離滴水。
這個場面,有點呼應新創雜誌what.的主題「黑夜之後」,書裏說:「黑夜將我們從白天的限制裏解放出來,使我們有機會能夠回歸自我最真實的一面,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」
因緣際會,這夜竟能採訪what.的主編鄧烱榕Nico,還有他的拍檔兼我的舊同事饒雙宜Sam。Nico在《號外》待了8年,曾任副主編,這回理想發作,辭職一博,辦起自己的書誌(Bookazine)。
雙月書誌一題到尾,去蕪存菁,至少沒有惱人的硬銷廣告。名人諸事脫離生活,想看八卦,看娛樂雜誌不就好了?what.卻像都市相冊,把那些躲在陰影角落的人文風景照亮。Sam走在旺角凌晨,不是狗仔追蹤明星荒淫派對,而是看夜歸人的心情如你我,街頭訪問一做不覺就天亮。
有些東西,值得堅持。120克書紙,翻開來油墨很香;共168頁,手感厚實,但書要拿穩,不然跌下來鐵定砸扁腳趾。書誌不適合在擠得窒息的地鐵裏看,單從袋子裏抽出來就有難度,翻書的姿勢也有點霸道。但卻適合深夜在家,百無聊賴,睡不着或不想睡,靜靜掀開,閱讀內心時光。
看這樣的黑與夜,剛剛好,有共鳴,生活可以如此,可以幽默可以誇張可以截然不同。
問他們為什麼選「黑夜之後」?因為沒人做過,想做一點更深入自己的題材。不過他們說,第一個題材,就中招。為什麼?因為夜晚拍攝很艱難。Sam又說,一題到尾,有人覺得悶。倒覺得,悶不悶,看心態,在框框裏創造無限可能,更考功夫。
下一期,關於身體,名正言順探討自身,可以有很大發揮,他們倆一起笑說,會很「肉」的。聽說,他們現在到處邀請人nude。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