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法國,當然最想做法國餐廳。去過工作假期的朋友都說,找工作,記得「出外靠朋友」。最近,我真的找到一位台灣朋友介紹法國餐廳的工作,但前提是,你要寫一份大方得體的法文cover letter。幸運的話,主廚就會請你即場試做。
星期六收到這個消息,我馬上準備。法國人都愛談動機,申請這個簽證的時候就已經要求你寫一份理由書,想不到連做廚房助手,都要寫一篇格式嚴謹措詞認真的動機信(lettre de motivation)。
星期日去敲門,那是家挺有氣派的餐廳,硬着頭皮闖進去。原來主廚放假了,倒認識了那裏的一個台灣女孩,聽說老闆喜歡聘請亞洲人,覺得員工手腳夠勤快,聽教聽話,所以你肯學就好,留下你的CV吧。不過,也將會有一個在台灣做甜點的男孩來應徵。
星期一早上,我又準時來敲門,這次索性走進他們的廚房,看見主廚在忙,他轉過頭來,聽了我一輪慌亂的法文自我介紹,在紙堆中找到我的CV。這次我連電腦都帶來了,想給他看我拍過的食物照,但他說,我看完CV會打電話給你的。
星期三,我還沒收到電話,又再去了一趟。天下着雨,氣溫驟降。主廚午休還有一小時才回來,老闆在裏面,侍應着我在餐廳外等,還命令我:「你不要和老闆說話。」後來老闆卻自己走出來了,叫我等主廚,又揮袖進了餐廳。但他進去後,門外的暖氣便開了。主廚回來了,用了同樣的說話打發我走。
那個台灣男孩,就從我面前走過,轉進餐廳工作。現實,真的好殘酷。
誠意抵不上經驗,我早就輸在起跑線。回去傷心了好一陣子,但至少在同一天,我找到中餐館的工作。
但這不代表我就要向現實低頭。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