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來下定決心到法國不打中國人工,但有時際遇這回事,你不能不低頭。如今老闆還要是香港人,就馬死落地行吧。
工作的中餐館就近星形廣場,在有錢人區,我來回上班就要兩個多小時。小店子乾淨得一塵不染,桌布燙貼、雅座整齊。後來我當然知道,如此窗明几淨,要在背後下多少苦功:一天擦兩次玻璃,抹兩次地,洗兩次廁所,擦兩次餐牌,還有大大小小的清潔工作。
法國出名重視餐桌禮儀,想不到連中餐館都不例外,即使午飯時間,也要備齊前菜主菜甜品,每一道吃完才上下一道,不能馬虎,不然客人會不高興。由於所有菜式用數字表示,傳菜時,你先要記數字和枱號,然後還要學會菜式的法文名稱,例如8號就是酸辣湯(Potage pékinois piquant),或者第125道就是白飯(Riz nature),別忘了配上相應的醬汁。
再來就是我最怕的單手托托盤,或一手拿多碟小菜,保持平衡上落樓梯,而我總是千辛萬苦顫顫巍巍地才能把小菜安全送抵客人面前。幸而老闆還能和顏悅色地說:「慢慢來,拿少一點,不要砸破。」
客人吃過前菜後,要幫他們換上燙手的熱碟,青花瓷碟子上的龍頭要對着客人,高腳杯子要擦至反光,餐巾要摺成一朵花插在杯裏,每一個程序都繁複瑣碎得我頭皮發麻。
這些事情看起來和做起來都像多此一舉、錙銖必較,但不得不說他們的服務其實還算周到。
要感恩的是,老闆兩個女兒都在法國長大讀大學,說一口道地法語,時常教我一兩句,讓我對客人即學即用。
我想,大概經歷過這些,以後不會再有什麼工作是苦的了。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