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酒文化

朋友之間有個迷思,就是喝酒很快臉紅的人,是因為酒精在體內容易揮發,所以多喝一點無妨。偏偏我就是這類人,喝點酒整個人就會瞬間紅彤彤,但直覺告訴我,其實是身體受不了。最近美國有學者提出,喝酒臉紅並非因為肝好,而是體內缺乏了一種酵素,若長期飲酒,很容易增加致癌風險。

記得曾經在舟車勞頓後,跟法國人一起用餐,侍應有禮地端來很好的白酒,我只好婉拒,可是人家一臉不解,大概心裏責罵:這傢伙真不懂欣賞。終於在禮貌之下,斟了一點,喝上幾口,酒果然是清涼順喉的,但餘下的酒精味道,卻還繞着喉頭,而且整個人又累又睏。一席飯完結,我的餐桌位置上,仍佇立着三杯半滿的香檳白酒紅酒,好不尷尬。即使跟法國朋友到酒吧聊天,還是只能點果汁,大概對他們來說,這黃皮膚女子,還只是個懵懂小孩。這是不能喝酒的人的苦處。

問過身邊喜歡喝酒的朋友,他們要不是喜歡酒的味道,就是喜歡喝了一點酒後的飄飄欲仙。有朋友愛喝威士忌,貪其濃烈酒香,一小杯可以呷很久。最近坐長途機回港,身旁的年輕男子,甫坐下來便點了杯Bloody Mary,讓我這個只會喝番茄汁的人吃了一驚。那人吃飛機餐時,還佐以啤酒,實在讓人嘖嘖稱奇。後來友人笑我,對外國人來說,這不過是小兒科。所以總是很羨慕那些酒筲箕,千杯不醉,又或是懂得享受喝酒樂趣的人。

唯一能享受喝酒樂趣的方法,就是折衷一點,用酒來煮食做甜品,像紅酒燉牛肉、白酒煮藍青口、冧酒梨撻、咖啡酒tiramisu等,還是可以吃得放心又開懷。

20150819poyeempcolumn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 2015/8/19

給 手作文字 留言: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