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的超市一般都有賣乾香草,但要找新鮮香草,便需到大型超市,而且小小一棵,價錢還不便宜,只能用上一兩次。於是,我這個植物殺手,在這個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的和暖冬天,終於萌生自己種香草的念頭。
前陣子逛花墟,發現原來有很多香草盆栽,像百里香、羅勒等,才不過十多二十元。於是挑了盆很茂盛的番荽(parsley),試着帶回家養。又翻出之前種失敗過剩下來的百里香種子,試着重新培育。想起朋友家天台種滿了迷迭香,聽說可以插枝繁殖,於是也向人家借種。
就這樣,狹小的家裏一下子多了五個小盆栽。然後,老爸還替我在窗台裝了個小膠箱,一個私人小小小花圃便誕生了。
種植,真是大學問。打理了三個星期的香草,發現這些小生命,也像人一樣各有性情,既堅強也脆弱。百里香種子,等了一星期,泥土裏終於冒出了四五丁點綠色的小苗,這次不敢淋太多水,也不敢隨便動它們,數根小苗好不容易長成一厘米高,還長出四瓣小葉。至於直接截枝埋進土裏的迷迭香,四棵剩下一棵仍然青綠,其餘都垂頭喪氣。另外選了兩棵較短小嫩綠的,放進水裏養,約十天後就長出小根,還頑強地生長到現在的四五根。至於番荽,新長的枝葉比較瘦弱,還需觀察。看着它們一天天長大,每天都有小驚喜。
上周下了一整天雨,害怕雨水把小苗淋壞,趕緊將盆栽搬進屋裏。翌日醒來一看,不得了!百里香小苗直挺挺的,泥土還多冒出數點小芽,原來雨水將泥土淋透,讓小苗生長得更好。這種欣喜,還是第一次感覺到。
照料香草,變成每天起床後的一點小滿足。生命,有時還是需要細細經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