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澳門將近十個月,回想初來甫到時,原來曾跟澳門文青同事說過一些膚淺的抱怨話:「澳門好像沒什麼好玩啊。」她們不置可否,再答:「不會啊,看展覽、看話劇,和朋友吃吃飯、散散步,有很多事情可以做。」
直到最近,因為需出外的工作多了,終於慢慢領略到,澳門這個空間極小的小城,內裏可以這樣百味紛呈,鑽進去,再鑽進去,原來還可以有源源不絕更精細更獨特的發現。
其實大與小,是一個相對概念。本來成長於一個時常自命為「地小人多」的香港,小城人口七百多萬,有一千多平方公里;但鏡頭一轉,澳門的人口六十多萬,總面積共三十多平方公里,這才真叫小小城。相對於香港,澳門更像是一間小屋子裏的玩具屋,所有環境設備都齊全,而內裏的人也鮮蹦活跳地真確生活着。
就說看電影、話劇和表演。澳門的幾家戲院,話劇和表演亦會在各處上演,包括文化中心、牛房倉庫、南灣舊法院大樓、崗頂劇院等,展覽場地有塔石藝文館、湖畔藝廊、藝術博物館等。或許電影、表演和展覽場次不多,但每個周末必然會有節目,而且在類似的地方總會遇上相熟朋友。最重要是,很多時候,看完電影或表演,就可以直接走路到另一區吃個便飯或甜品,或者直接散步回家,彷彿文化藝術就是如此這般觸手可及。
最近連新認識的得獎澳門攝影師,也大讚澳門建築的精妙,那些世遺建築、葡式大屋、古老廟宇緊密相鄰,櫛比鱗次,是中西交融共存的極致。於是充滿南歐風情的亞婆井前地真的有阿婆在乘涼,瘋堂斜巷的婆仔屋裏無端會有花燈展,晚飯後澳門朋友相約在大三巴前抽塔羅牌,真的浪漫到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