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安夜晚上十一時,來到中環的聖約翰座堂,站在外面,看到淡黃的外牆,白色的十字架,是一座精緻的袖珍版教堂。在此之前,朋友傳來這座堂的照片,我還在想,想不到香港還有這樣的歐洲建築啊。
我沒有宗教信仰,那時匆匆走過一趟歐洲,參觀教堂好像是必然的事,到過德國的科隆大教堂、巴黎聖母院、法國奧爾良主教座堂等等之後,以遊客的眼光,不由得對這些宏偉建築產生一點興趣。回到香港,想想我們百多年的殖民史,應該也遺留了類似的痕跡,於是也好想去看看。
聖誕節時,歐洲家庭如非信徒,親朋戚友都會相聚在家中享受晚餐,他們比我們想像中更重視這樣的一個節日,猶如我們的農曆新年,真的好喜慶。至於信徒家庭,大概就會到教堂去過聖誕,畢竟這個節日要紀念的是耶穌誕生,有機會也要再到歐洲的教堂參與其中感受一下。
還是頭一遭來到香港的聖約翰座堂,參與子夜大感恩祭,座堂裏的座位早已滿席,只能和其他人一起坐在外面看直播,幸好天氣不冷,小花園環境也不錯,看不見月亮但偶爾瞄到一兩顆星星,夜幕裏還有高樓大廈提醒我身在香港。感恩祭唱聖詩、讀經等,以全英語進行,還讀了一段普通話和菲律賓話,也有一點香港特色,可惜聽不見廣東話。隨着教堂的鐘聲,子時來臨,現場的氣氛很祥和舒泰,關於聖誕節,不管有沒有信仰,其實都不是為了狂歡,而是為感恩和平安。
感恩祭結束之後,進去座堂參觀,原來樓頂不是很高,因為空間有限所以彩繪玻璃顯得細小,但仍然樸實雅致。後來離開,才發現外面的彩繪玻璃上,一邊畫上一個漁民,另一邊畫上警察,有點感嘆。座堂在英國佔領香港之後,於一八四九年建成,屬聖公會基督教,經歷過二次大戰、日佔時期,見證了我城如何由漁港演變成今天的國際都會。也望能看着我城如何往更民主的路走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