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法國人談戀愛・同場加映(十五)﹕好男人,要好好把握

tina01

在花蓮遇上彼此,這是他們第一次約會的合照。

去地鐵站接來看房子的新租客,一個台灣女生,一手拿着一束小黃花,一手牽着她的外國男朋友,二人看起來朝氣勃勃的。一路上我向他們講解回家的路線、路旁的商店,她男朋友聽得聚精會神,連連點頭,時常低頭看女友,彷彿要住進去的人其實是他。屋子是別墅式的,四個女生分租,他們參觀了房間、大廳、廚房和花園後,他說:「房子我挺喜歡,不知道Tina怎麼想?」然後又朝她看。

4月初,本在瑞士修讀飯店管理的Tina,要到巴黎實習,找到我剛好想退租的房子,巴黎成為了他們愛情故事的其中一個落腳處。她正式搬進來那天,已是黃昏,Fabian拉着她的重型行李箱,她自己也要看顧兩個小型的,二人剛從意大利旅行回來,舟車勞頓,一臉倦容。兩小口去超級市場買必需品和食物回來後,已是晚上11時多,但Fabian頂着頭痛,還要堅持幫她清潔地板才休息。第二天起來,他繼續幫她清理浴室,他很愛乾淨,戴上膠手套拿起抹布,就蹲下來擦地板,一邊「咦咦咦」厭惡地嘟噥,卻又一邊使勁地擦,她看在眼裏,心裏煞是感動。

聽起來實在不敢相信,如今還真有這樣的好男人?

Tina和Fabian在去年9月7日相識。Fabian來自德國,研讀化學工程博士,去年到韓國開會,本來準備到台灣環島遊,第一站台北,第二站到花蓮。他住進青年旅社的第一天,也就是Tina由台北到花蓮打工換宿的第一天,緣分從遙遠的地方一直漂泊至東邊的海岸,二人如浪潮拍岸般遇上。青年旅社聚集了世界各地的旅人,氣氛融洽得像一家人,他們互相介紹自己,輪到Tina,她說自己的興趣是運動和旅行,Fabian聽了心裏跳了一下,心想「跟我的興趣一樣呢」,那刻便開始注意她,覺得她很可愛。當天晚上,她抱着交新朋友的心態,約他去慢跑。接下來的幾天,她完成house keeping的工作後,便跟他和其他房客一起出外遊玩,買晚飯吃、看電影,其間二人總是禁不住眼神交流。

tina03

在希臘的海灘上,他花了好大的氣力,沙子被海水冲刷掉很多次,才終於拼出他們兩人的名字。

在花蓮兩情相悅

後來,他們二人去了清水斷崖,在那片無盡藍澄的寧靜海景下,他們聊起了各自的價值觀、愛情觀,漸漸了解對方。另一次,他們去砂婆礑,在溪澗間攀巖走壁,路難行時,他伸手來牽她,愛情從此由二人的掌心流淌而出。他們又去了石梯坪,他騎了兩小時的單車,她坐在後頭,還不敢環抱他的腰,只抓住他的肩膊。她一直以為德國人很驕傲,卻覺得眼前這個男生斯文有禮,很是穩重。那天他們逛夜市,談到她喜歡的偶像彭于晏,他竟然開始吃醋:「你真的喜歡他嗎?你們有沒有可能在一起?」她覺得他傻得可愛,也能猜出他的心意了。他們每天膩在一起,Fabian本來打算在花蓮待三四天,遇上她後,請她幫忙取消墾丁、台南、台中的飯店,一待就待上十天。心裏步伐愈走愈近,認識到第六天,他跟她說,想談一談。這一晚,在他房間,他們談了對彼此的感覺,從來都是女生向Fabian表白,這一次,他說得何其腼腆。她本來還猶豫,覺得相處時間太短了,但旅社裏一個才讀高中的女生,跟她說:「喜歡就喜歡,不要想太多。」9月15日那天,他們走在一起。

決定走在一起的原因,還因為10月Tina會到瑞士修讀飯店管理,免去遙距戀愛的煎熬。看不出Fabian已經29歲,他後來和她坦白說,從前很愛玩愛去派對,喝得爛醉如泥,但年歲漸長,想找一個適合的人安定下來。他遇上她以後沒有再碰過酒。她相信他,「他是只要一承諾,就不會打破的人」。她說自己的記性很差,他們經歷的很多細節,都是他重新提醒她的,這也是她喜歡他的地方,儘管他很忙,但他腦袋還裝得下很多東西,很用心。

巴黎的定情信物

他們第一次來到巴黎,他送她一枝紅玫瑰,覺得來這裏就應該要浪漫,她第一次收花,還不知所措。今年情人節,反倒是他親手做蛋糕送她。她窩心得按捺不住笑意,從來沒有男生送她花和蛋糕。源源不絕的愛,由源源不絕的小禮物而來,她睡覺愛穿四角褲,他便買了情侶裝;她寫部落格需要用Photoshop,他買給她,還自製併貼合照送她。她去迪士尼買不到小熊Duffy,他在德國的時候就特意找給她,送她作生日禮物,還附上心形朱古力和剪成心形的合照。拍拖半年的禮物,是印有二人合照的手機殼,還有瓶子上印有他們名字的沐浴露和護膚乳。「他會很了解你,你隨便說過的東西,他都會記得。」他還幫她縫褲子。她生病時,他半夜起牀去廚房倒水給她喝,她搶他的被,他也不敢搶回去。她打呼嚕,他說是他聽過最好聽的聲音。他要她臥牀,然後自己去廚房做飯。他們固定逢星期五晚一起吃pizza看電影,星期六早上就吃bagel和煎蛋,她最愛吃他煎的太陽蛋。準備晚餐,他洗澡時,她就備料,然後在旁邊看他下廚。Fabian從小就很獨立,打工掙錢,懂得如何好好照料身邊的人。她也親手畫卡片送他,買他爆米花、旅行袋、書本,織圍巾給他,自製影片,在一起七個月時,還排隊買朱古力給他。「多留意對方,對方最近缺什麼,或喜歡什麼」,送送心思小禮物,是他們為愛情保鮮的方法。

他們沒有吵過大架,遇上不同文化,最好方法其實還是溝通。在兩個人都疲累時,摩擦便會來,「你知道他很累,就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,順着他,他已經不耐煩,你便不能不耐煩」。要互相體諒。愛情沒有事事順利,有一次,他們Skype,翌日便去希臘,她查看博物館的時間表看得慢,他着急,覺得她不專注。她聊天時翻看facebook,或吃飯時玩手機,他都會生氣,怪她不專重。所以現在她會關掉facebook和他聊天,她本是大剌剌的,但知道他有些地雷就是不能踩。他是完美主義者,有時太追求完美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,他要準備演講,對自己要求很高,一直修改,害得她也心煩。二人用英文溝通,他要求她用詞準確,還有別忘了說「please」。畢竟二人相處,步伐總得配合,「Fabian以前的生活很有規律,我總是把他打亂,不過他好像也蠻享受的」。他說她是最完美的女朋友。

tina04

復活節早上,她起牀去洗手間,卻發現他偷偷為她準備的復活節禮物,還有用LINE公仔做的可愛蛋座。

瑞士超越5小時距離

還在瑞士讀書時,Tina每個星期都花5小時車程去見Fabian,車票可以貼滿一面牆壁。去旅行可以窺見一個人的性格,合不合得來,去歐洲各個地方玩,他都帶她去吃地道料理。每次出遊,他背上一大個backpack,還去搶她手上的行李,直把她當公主。以前在台灣,她說和男生出門要很注意打扮,要顧儀態不能吃太多,現在跟他在一起,她更能做回自己。那次他們在希臘的海港,Fabian無端在沙灘上畫心形擺石頭寫字,她心裏想「很老梗哦」,可是字都被海浪沖走了,他整個人跨在上面一直排,夕陽下來了,第三四次才成功,這樣的堅持,讓她不由得感動起來。看起來,好像他對她的愛更深,但她說,「我只是沒辦法那麼直白,現在學會表達多了,要給他信心,說很感動,很謝謝他。」去年5月,Tina開始寫旅遊和美食的部落格,認識他之後,索性把專頁改名「跟着恬恬與Fabian吃喝玩樂」(www.facebook.com/tinaepicure),外國人注重隱私,她每次發帖子,都要先讓他把關過目。

來巴黎實習前的半個月,她都和他黏在一起去旅行,他要回德國當天,她哭了。等她10月畢業後,他們將會搬到德國同住,她進當地的語言學校,再留在歐洲工作,他也準備到台北見她的父母。其實歐洲人的家庭觀念也很重,德國人尤其務實,他們已經在商量,一兩年後或許就要結婚。一段段小確幸,累積起來便成為大幸福,一切是緣份,遇上了,就要好好把握。

文 × 寶兒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oyee.me

編輯 胡可欣

PL270414_Print

旅行疲勞

長期旅行之前,會憧憬很多,特別羡慕那些在短時間內遊歷多國的旅人,三個月遊二十四個國家、一年環遊世界,覺得人家見多識廣,好不威風。

直至自己參與其中,才發現,任何事情變成長期之後,就會失去原有光彩,容易淪為重複,後來我想可以稱為旅行疲勞。

因為你終究會發現,三天去一個地方,一星期換兩次旅舍,旅程竟然開始變得單調。特別在歐洲地區,國與國的邊界城市並不容易找到分別,奧地利也許和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有點相像,除了若略知道音樂之都維也納,還未來得及了解其他文化,便要遷移到別國。或像瑞士的法語區,若不是聞名的湖光山色景致讓人動容,還會誤以為仍身在法國。長期旅行落實到每一個城市後,便瞬間變成短途旅行,容易變成走馬看花。這也許就是到此一遊和深度旅遊的分別。

當每次七八個小時的火車後,總是想盡快找到已預定的旅舍,放下行李,和房友打個招呼,然後到櫃台拿一張地圖,圈上想去的地方,徐徐出發,一路上飽眼福,再飽肚皮。如此模式,重複僅僅一個月後,某天上午睜開眼睛,竟然想蜷縮在旅舍的牀上,多於往外奔跑。

然後漸漸渴望停下來,懷念從前穩定的生活,開始在浪蕩中尋找熟悉的事物,逛逛唐人街,吃吃蝦餃燒賣。甚至變成,長居一年的法國,也暫時成為內心安居的地方。從西歐繞了一圈回來,重回破落的巴黎地鐵,竟然有種莫名的安心。旅行,應該是一個由陌生到熟知的過程,在有限的時間中浸淫提煉。

最終還是要選一個你覺得值得的旅行方式,而旅行,始終還是驚喜無限的,也許下一次,在旅途上,就能遇上影響你一生的轉捩點。

20140806pympcolumn

Raclette烤芝士與兩個廚藝女子

在巴黎,當法廚的台灣朋友W給我兩個選擇:星期四吃烤雞、星期五吃raclette。我高興莫名,馬上選了星期五,跟她去做酒店管理的台灣朋友C的家。Raclette烤芝士,最初在也斯的《人間滋味》裏讀到,據說吃法源自瑞士,芝士則產於阿爾卑斯山區。我期待已久。

朋友W說:「你以為沒吃到什麼,但其實會很飽,因為芝士很膩。」歐洲人在冬天才會吃這種烤芝士,且多在滑雪過後用餐,補充熱量。

她們拿出圓形兩層發熱鐵鍋,上層可放烤肉或蔬菜,底層有發熱線,圍一圈鏟子似的小器具,每個鏟子也盛上一片厚芝士,烤融後,將芝士滑進自己的盤子裏,有時要用小木鏟刮下來,因為這個racler(法文刮的意思)動作而得名,芝士軟熱外邊焦脆,正好趁熱品嘗。

朋友W將芝士倒在各種火腿上,如風乾醃火腿、莎樂美腸,配上酸青瓜可以解膩。朋友C遞給我一盤烚馬鈴薯,笑說不要客氣,她的法國丈夫叮囑我取一點白乳酪(fromage blanc)碎青葱醬伴着吃。就這樣邊吃邊談天說地,她倆都曾在里昂讀同一所廚藝學校,同窗三年,現在每星期聚餐。

四個人圍坐一桌,再加上C的台法混血兒子,一歲多就懂得皺眉頭裝可憐,一頓飯由法國老爸細心餵食,還哄孩子睡覺,回來再給老婆按摩。

兩個女子在中午時自己做了法式可麗餅(crêpe),讓我們塗上栗子醬或榛子醬當作甜品。工作過後還有生活,在法國的女子多自在。

20140212pympcolumn
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