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感情

大概這一年是好年吧,單是年頭已收到源源不絕的喜帖。朋友們嫁娶,是喜慶事,見證他們一雙一對,互許誓盟,竟也有種嫁女嫁仔的安慰,忍不住眼眶一熱。如今覺得,多年人事變幻,如果他們能遇到可伴在身邊的人,實在是福氣。

移民已有十年的中學好友,最近回港相聚,她感嘆香港很多地方她都不認識了。而她在彼岸,也已十年,畢業、工作、和男友同居,那裏已成了她的家。她這段感情,四五年了,可是她一提起總是搖頭,說那男人太小器,喜歡黑面。聽到這裏,若是從前年少氣盛的姊妹淘,必然會叫她抽身離場。但如今,姊妹們竟然開始為男人護短,問到底才知道,男人黑面,是因為下班回來還要煮飯打掃,女友卻不幫忙,而男人黑面後,翌日又會如常打理家務。萬事總有原由,他們的矛盾也不過如此,一個願意兼顧家庭的男人,似乎也不壞,何况他們早習慣了彼此的存在。

另一個中學好友,記得她在中學時期,常向我們訴苦,她跟男友吵得風風火火。這樣一吵,便吵了十年。我們笑她,以她的性格必然得理不饒人,她卻反駁,她男人也不是省油的燈。所以兩個才天生一對吧。不過,他們倆也早已互相磨練得風平浪靜,但二人對對方的着緊,多年來也沒改變。接下來,他們將要步入人生另一階段。

當年青春少艾,幻想的那種轟轟烈烈的愛情,或者想像的完美契合的另一半,經過現實和歲月洗禮後,早已殘缺不存。十年之後,或許我們終於認清,愛情其實只是,兩個人願意包容對方及為對方付出而已。而生命和生命可以一起進步,一起前進,一起創造回憶,無論愛情、友情或親情,都是一種幸福。

20160330poyeempcolumn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 2016/3/30

我會想念你的

自畢業工作後,友儕各有各忙、營營役役,相聚的時間已經不如以前。直至這一兩年,或許大家都適應了社會的漂泊,又再懷念起曾經的青葱歲月,於是陸續相約敘舊。

眼前一班衣著亮麗妝容無瑕的女子,由以前校園裏的樸素女生蛻變而來。然而大家一張嘴說話,那個神情那種語氣那個靈魂,還是當年熟悉的她,只是歲月為人添多了成熟韻味。這次見面之後,大家又急不及待相約下次。曾經一起走過一段成長路,多多少少了解大家的過去,相處起來特別舒坦。

現在開始切實感覺到,學生時代的友誼,的確來得比較簡單和真摯。但離校之後,友誼會慢慢被時間這個篩網篩掉,埋沒在人海中,而篩不掉的,已所餘無幾。然後發現,其實人一生裏,能夠遇上可以暢所欲言、互相明瞭的朋友,並沒有想像中的多。有一些曾經很要好,但環境轉了,或工作忙了,便步入友情空窗期,而這一空可以是幾年甚至幾十年。這一段沒有和你一起經歷的日子,原來是追不回來的。

來到這種年紀,身邊好友陸續出嫁成家,看着她們由少女變成人妻,有幸見證她們的大日子,昔日點滴又現眼前。還有一個跟我一時糖黐豆、一時火星撞地球的好友,要離港出外闖蕩一年,突然變成異地友情。才省悟,維繫感情,有時像栽種植物,需要不時照料灌溉。於是也有些歉疚,過去的日子總是讓這些小植物天生天養,如今才趕緊回來施肥。

好友的婚宴圓滿結束,WhatsApp group裏大伙的「愛的對話」,持續了三天三夜。然後昨夜,和異地好友WhatsApp聊了幾小時,這個作風爽朗的女子,竟然第一次對我說:「我會想念你的。」這種肉麻對白,很久沒聽過,真是久旱逢甘露。

20160323poyeempcolumn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 2016/3/23

只能保重身體

早前去醫院探望親人,坐在病榻旁邊觀察半天,一個大病房裏住滿八個人,可是整個氣氛頗為緊張。醫護人員忙進忙出,這邊吩咐老人家換衣服準備檢查,那邊廂又有病人呻吟着要護士來照料。至於醫生,更是腳步匆忙,病人幾乎連他們的樣子也還未看清,他們便已轉到另一個病床去。

舊同學在醫院裏工作,總是抱怨,今天人手又不夠了,一個人頂兩三個。聽到要削減醫療撥款一千二百萬,她氣炸了。然後又聽到有人恬不知恥地說,要在中環附近建游泳棚,她氣得反問,為何不將這些錢用在醫療上?這大概是「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」的現代版。

病房爆滿、病床佔用率可以高達130%,看到網上應是醫護人員留言說,整個月了,都在到處找病床,小手術室、石膏房、急救房、診症室的床都推出來用了,還是不夠,然後要請年輕人下床來讓給老人家。醫院像戰場一場,很悲壯,他們每日只靠意志力支撐上班。

另一邊廂,有位任職藥廠的朋友,說起他們有種藥,能有病醫病無病養生,價錢不便宜。這種藥,澳門的公立醫院用很多,而香港則主要是私家醫生在用。他們去澳門的醫院視察過,政府如此大手筆,估計是希望病人能調理好身體,自然減少看病,醫療負擔也沒那麼大。另外,還未計澳門人每年都有600元醫療券。不過,這樣比較也沒什麼意思了。

突然想,用那筆可醫治無數病人的千多萬,去換成高鐵的幾塊磚頭,不就是,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高鐵?也何其悲壯。

無論如何,在這裏,還是要感謝香港的醫護人員,感謝他們身處於巨大的壓力下仍然勞心勞力。

20160316poyeempcolumn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 2016/3/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