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維農爸爸的廚房(下)

【亞維農爸爸的廚房(下)】
上期提到,在南法亞維農的橫街窄巷Rue Racine,找到了一家特色平民餐廳「爸爸的廚房」(La Cuisine de Papa)。

嘗過驚艷的前菜醃魚沙律和薄片生牛肉,十分期待接下來的主菜。先是Le morceau du boucher,是當天精選的肉品,來的是一道炭烤牛柳,分量十足,可惜肉稍韌,旁邊的蘸醬則不錯。另一道主菜La cote de cochon noir de batallé rôtie終於沒讓人失望,一道炭烤厚切黑豬肉,油油亮亮的。聽過在波爾多生活的朋友吐苦水,在法國吃到的豬肉菜式感覺很中式,還不如中菜好吃。這道炭烤黑豬肉可以平反了,一刀切下去肉汁滿溢,更特別是邊上的肥肉烤至焦糖化,連着一起吃非常脆口,熱量高不過實在滋味呵。

意猶未盡,再點了一道甜點,雙重朱古力慕絲盛在一隻厚身大咖啡杯裏,上面灑了可可粉,一匙勺起來,上層是厚滑白朱古力慕絲,下層是濃郁黑朱古力慕絲,吃得心花怒放了。

後來上網一查才知道,Papa在Google上已有4.8顆星,是Mr. Rondeaux父子攜手開設的新餐廳,爸爸做老闆,兒子當主廚,二人都有一對碧綠眼睛。旅行時最快樂的是,萍水相逢,遇到了物超所值、用心製作的美味。

飽餐後,天黑下來,街上遊人更多,果然是文藝不夜城。這頓亞維農美味,跟這裏的氛圍都令人再三回味,希望有機會再來。
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女人心・高樓斜巷/(隔五日見報) 寶兒 2018/8/3

亞維農爸爸的廚房(上)

【亞維農爸爸的廚房(上)】
遊完南法亞維農的教皇宮和亞維農斷橋,已挨近晚上七時,歐洲的夏日還是豔陽當照。由Montée Jean XXIII街上一直往南走,仍然有很多街頭藝術表演和市集。但終究走累了,肚子也咕咕叫。不過在法國也不是家家餐廳都保證有水準,所以預先搜了一家網上推薦的。走進Rue Racine橫街窄巷,餐廳找到了,卻發現主菜已經要二十多三十歐元,只好掉頭走。

卻也同時留意到剛才經過的一家彩藍寶石色小餐廳,店內外都不時有亮藍色的小細節來互相呼應。玻璃窗上寫着法文「傳統」和「家庭式」,店子叫La Cuisine de Papa,即是「爸爸的廚房」,店外還有一個小型露天餐桌茶座,已經坐滿了人。

尋味,有時還是得靠人,人多的餐廳,總是有些原因。Papa的餐牌,內裏有齊前菜主菜甜品,也不過是二十七歐元,相對划算。而且,好戲在後頭。

兩個人坐下,前菜選了Ceviche de gambas et poulpes / Sucrine et citron vert,將生鮮的蝦肉和八爪魚切得細碎,上面綴上一撮淡黃色魚籽,灑上青檸汁,底下鋪了一圈小卷生菜,捲着海鮮來吃,清鮮甜爽得不得了。另一道前菜是Carpacio de boeuf fran?ais / Copeaux de foie gras / huile de truffe / Roquette,這道薄片生牛肉,數年前我在巴黎吃過,但這次驚豔的是,上面撒了鵝肝的刨花碎屑和松露油、鋪上火箭菜,牛肉鮮滑,而調味油香豐富又點到即止,實在太喜歡了。前菜做得這麼用心,主菜和甜品也有驚喜,實在不捨得寫得匆匆,所以下期再續。
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女人心・高樓斜巷/(隔五日見報) 寶兒 2018/7/28

由寫字轉行去煲湯

【由寫字轉行去煲湯】
做傳媒這一行愈來愈艱難,因為付出多收穫少,不少朋友開始轉行。其中一個澳門舊同事,不去揸筆,轉行走去揸湯勺。聽她說這事的時候,還是初步構思,數個月過去,果然真有一家小餐廳面世了,行動力超高。

澳門當然不是只有葡國菜,地道茶餐廳、新式小店,其實更得本地人歡心。或許因為地方小,更能靜心專注,將全副心神花在烹調上。小餐廳內西式湯才是主角,有五款湯品,顏色分別是紅橙黃綠紫,紅色是番茄湯;橙色是南瓜湯;淡黃色本來是蘑菇湯,因為還不到季節,換成葡式薯仔青菜湯;綠色是西蘭花湯;紫紅色是紅菜頭湯。

開業前,她一個人閉關在廚房裏好一段時間,就為鑽研出自己滿意的食譜。湯品實在、不花巧,着重食材的原味,也特別足料。番茄湯內的切粒番茄很甜,然後透一點辣,還有鷹嘴豆和藜麥添口感。我本來就很期待的紅菜頭湯,比想像中還要驚喜,加入了鮮橙汁提味,端出來時清香撲鼻,喝起來清爽,後來發現雪凍變冷湯也很可口。除了喝湯,還會配自家熬煮的Masala印巴咖喱雞,重點是碗底濃濃的洋葱蓉咖喱汁,可以伴白飯、麵包或墨西哥烤餅來吃。

店名「SIP SOP SOUP」是模仿喝湯的聲音,三個S又像熱湯上的煙,好可愛。全店全白裝潢、全白杯碗,簡潔清新,位置在南灣湖畔,落地玻璃窗直望旅遊塔,黃昏時有夕陽照進來,還有什麼好挑剔的?
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女人心・高樓斜巷/(隔五日見報) 寶兒 2017/10/13

網站:www.facebook.com/sipsopsoup

巴黎小廚房

對一個地方的懷念,有時是因為人,有時是因為環境,總讓人懷念那身處其中的感覺,像巴黎,便是其一。

最近留意到一個名叫Rachel Khoo的漂亮英國女廚師,準確點說,她爸爸是馬來西亞華僑,媽媽是奧地利人,近年她以料理新式法國菜廣受矚目。她畢業於英國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,直至2006年,因着對做甜點的喜愛,毅然出走巴黎,入讀藍帶。雖然有指她只修讀了藍帶三個月的課程,但事實上,在巴黎的日常飲食和生活,才是影響她至深。

如同所有初到巴黎的人,生活總是不免拮据的,她租住了一個小單位。小單位才剛好坐得下四個人和餐桌,還有個僅能供她轉身的小廚房。小廚房裏藍白花紋瓷磚上,因為空間不足,掛滿了鍋碗瓢盆,陽光從她背後透進來,是很典型的巴黎式的凌亂率性美。

於是在一片小空間、一個只能放隻小春雞的焗爐、兩個要劃火柴才能點燃的爐火,她經營了全巴黎最小的餐廳——她家的法式私房菜,包括各種讓人垂涎的前菜、主菜和甜品。受歡迎的程度是,顧客常抱怨很難訂得到位置。201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英文食譜The Little Paris Kitchen(在此之她已寫過幾本法文食譜),同年BBC亦推出了六節她的料理節目。她在翌年再推出了My Little French Kitchen

節目裏她到市集去買菜、買芝士,和賣生蠔的老闆聊天,中間穿插巴黎的風光景色,一幕幕回憶重現眼前。那些曾在巴黎的日子,生活的質感和情趣,小巧而精緻得太讓人懷念。

20150610poyeempcolumn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 2015/6/10

牛油與法國菜

「法國菜用很多牛油」,這幾乎成了大眾的固有印象,或許有關Julia Child的電影《美味關係》實在太深入民心,裏面用的牛油真的像一塊塊磚頭。但事實上,法國菜等於牛油的日子,早被封存在六十年代以前,在這個時代興起的「新料理」(Nouvelle Cuisine),後來席捲了整個法國廚藝界。

歷史、文化和飲食,同樣是流動的,在一種料理已被演繹得淋漓盡致時,或說「油膩盡致」時,一種新的風潮必然乘勢而起。其中被譽為「新料理」發起人之一的法國名廚Michel Guérard,也適時提出了「健康料理」(cuisine minceur),他主張更輕盈、健康的烹調方式,醬汁可以不用麵粉、牛油、忌廉等熬煮,改以蔬菜、香草和橄欖油調煮而成,而使菜式的風味不減。他的食譜《健康高級料理》(La Grande Cuisine Minceur),更是風行一時。不知道是否真的因此,現在在法國街頭時常看見高䠷纖瘦的男女子,很少看見身材臃腫的人。

如果說以往法國廚師耗用牛油最多的地方,就是醬汁,用牛油煎出食材的香與味,或加一片牛油收汁,醬汁確是法國菜的精髓。直至最近看到,在巴黎已獲得三星米芝蓮的法國廚師Yannick Alléno,到台灣展示他創新的烹飪技術。Alléno用的是醬汁萃取(extraction),方法主要是將食材低溫慢煮,再以低溫將汁液濃縮,他在不同食材和烹調溫度上做了幾百次實驗,醬汁能做到清亮透徹,同時保留原有食材的滋味。

在其他歐洲國家如西班牙和北歐等料理,迎頭趕上的時候,看來法國菜更渴望掙脫這種黏黏搭搭的形象。

20150513poyeempcolumn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 2015/5/13

大排筵席練習記

自從在法國見識過人家的大排筵席之後,既佩服又念念不忘,回到自己香港的家,也蠢蠢欲動想挑戰。於是,來辦一個遲來的母親節大餐好了,還邀了另一家親友,在狹陋的小客廳裏,讓他們當一次白老鼠。

幾年來,吸收過很多裙拉褲甩的經驗,現在覺悟,煮大餐還是得認真對待,準備工夫不可少。所以現在的做法是,菜單在一星期前設計好,想好使用的餐盤用具,列出每一項所需材料,按照地點、時間、新鮮程度,分幾天購買,提早醃肉。把做菜的程序在腦裏想一遍,將流程寫好,列印出來貼在廚房門上。

七個人九道菜,包括五個小前菜(牛油果三文魚他他、蒜香牛油煎帶子、陶罐豬肉Terrine de porc、鴨肉醬、啤酒蜆湯)、兩個主菜(法式羊架、白酒燉雞腿)、芝士拼盤和甜點(法式雪浮島),複雜化的法式程序,只怕客人吃不飽。

一切備妥後,下午三時才正式開爐,飯後母親大人才鬆一口氣說:「最初還擔心要晚上八九時才能開飯呢!」可幸還有個精靈小妹幫忙。由甜點開始做起,我是甜點剋星,做第一次總是不成功的,果然,法式雪浮島(Ile flottante)的雲呢拿醬汁,我加了點伯爵茶添香氣,但第一次煮時火喉太猛,煮得奶水分離,第二次才成功。

至晚上七時,已可入席,這是時間掌握最好的一次。主菜羊架醃得尚算入味,但焗的時間需再久一點,白酒燉雞腿香濃而骨肉分離,最意想不到是只花幾分鐘製作的甜點雪浮島,像梳乎厘一樣輕柔,在飽餐一頓之後,出奇地受歡迎。

杯盤狼藉之後,才晚上十時多,母親大人一整夜的笑容,是最大的嘉許。我不期望一朝成道,只求每一次也有進步,下一次會更好。

20150520poyeempcolumn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 2015/5/20

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咖啡時光

喝咖啡,現在已不止是拿起咖啡杯喝下那麼簡單,不止為了提神。朋友之間,原來已經發展至,喝咖啡就像個品酒小聚,一個晚上,四五個人,每人輪流顯身手沖泡,坐着說着喝着,隨興寫意。

聽朋友說在家裏炒豆,第一時間想像到的是,他家裏裝了一台機器,連同大煙窗。後來才知道,原來有手搖陶瓷咖啡烘培器,像個大煙斗,中間倒進生的咖啡豆,拿着柄子在爐火上烤,一路搖十多分鐘,一次才炒二百多克,只足夠兩三個人喝。

泡咖啡的過程,總是很需要理性的,像他們說炒豆,要講求溫度和時間等,炒豆有一爆二爆,有分深淺,還需要靜置一段時間,香味才能發揮。然後在沖泡前才磨豆,咖啡粉的粗幼、水的溫度、水量、沖泡手法、沖泡時間,基本上要經過一連串很嚴謹細心的程序。

來到喝的時候,卻突然變得感性,拿着這清透晶瑩的一杯啡,先聞聞,再呷一口,緩緩細味再吞下。像我這樣的新手,喝咖啡憑感覺就好,他們說,覺得好喝就是好喝,沒有對錯,口味可以有共鳴。於是聽着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,說着充滿幻想的語言,嗅起來有花香、比較甜、喝起來有青蘋果的酸味……我第一次經歷,才感覺嗅覺和味覺,還有幻想力,如果不在意,很容易在繁忙的生活裏慢慢退化。

捧着小杯子慢嘗,有那麼一下子嗅到了鮮花的香味,驚喜莫名。然後慢慢學着細味裏面的檸檬味、酸度,口感是順滑還是乾澀,還有喝完留在口腔的餘香。味道的變化有很多,只是我們從來都忽略。還有咖啡不同的溫度,也會影響味道,他們端出一瓶冰咖啡,喝起來竟然像紅酒,有人更會用酒杯喝。

朋友說,好的咖啡,喝完不會讓人不舒服。那夜嘗了六七種不同產地的咖啡豆,回去之後,真的還能馬上呼呼入睡。

20150408poyeempcolumn
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 2015/4/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