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發往台東前的周末,有颱風颳到,剛巧就登陸在台東,新聞指「尼伯特」平均風速超過10級,更破了台東60年的紀錄。那時還有絲擔心,可能行程就要延誤。
颱風也是香港的常客,破壞力不容小覷,但原來我忘了,至少香港的城市建築結構和設計,還是挺能捱得住強風吹襲。到埗高雄後,在兩個小時一直往東的車程裏,才驟覺,之前的想法實在有點自私。車子一直沿着海岸走,右手邊就是廣闊無垠的太平洋,完全沒有屏障遮擋。因着這樣的地理位置,台東很容易受颱風侵襲,於是本來綠草如茵的地方,有壯樹倒塌,有些鐵皮房屋奄奄一息,眼下滿目瘡痍。
來到一家名叫「後山傳奇」的岸邊海景餐廳,本來清幽的環境,添了斷枝落葉,顯得有點落泊。但店家還在落力招待,端出來白嫩土雞、陶鍋鹽焗蝦、傳奇煲、釋迦炸蝦捲等,古早味的菜式還是精彩。但原來蝦捲裏酸酸甜甜的釋迦,我們叫作番荔枝,剛過去的本地收成,都被颱風捲去了,一道特色菜餚恐怕要暫別餐桌。颱風過去,超大的太陽一直曬在頭頂,池上本來豐收的片片稻田,僅餘下零落泥巴,於是農家很努力地,才為我們找到一片還能拍攝的金黃。
難怪有人說,台東人特別有韌力,因為風災水災都熬過去,大大小小的地震不下百次,已將當地人的意志磨練成鋼鐵。對於災後重建,捐錢當然是個方法,但以一個需靠旅遊業支撐的地方而言,即使街燈還沒有復修完好,即使有些菜式未能上桌,他們也願意你親自到來,感受這裏比太陽更熾熱的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