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黎宜居

住在巴黎第四個月。

脫離了餐館生活後,一切驟變,頓時發現花都的好。夜裏漫步塞納河岸,舔一口意大利黑朱古力雪糕,手指都冷僵了,但特別滋味在舌根流淌。在鋪滿石板的橋底漫步,偶然碰到動畫電影《五星級大鼠》(Ratatouille)裏的小主角竄過,經典的場景,一陣感動湧上心頭,勞勞碌碌過後,原來我真的住在巴黎了。

在這個精緻的城市,交通發達而錯綜複雜,人們可以享用Navigo年票或月票,隨意坐地鐵、巴士和輕軌,周末更可持卡到更遠的地方。除夕至翌日中午,地鐵還免費通車。固定的交通費,可無限次出遊,這便賦予當地人一種自由。

還有愜意的居住環境,你可以選擇五六樓的斜閣小房子,有個優雅小露台,或者選擇地鐵巴士可到的郊外,和朋友合租一幢三層的大屋,有個小前園和後花園。價錢大概比香港一間板間房貴一點而已。

當地人每年擁有五個星期的有薪假期,偶爾還有有薪補假,跟伴侶或親人相處的時間多了,關係自然容易變得融洽。巴黎人不一定很浪漫,但卻很注重生活質感,注重感情的變化與流動。

朋友說:「巴黎人好像知道很多事情,所有題材都可侃侃而談,都有自己的看法。」花都的藝術展覽每一天都琳瑯滿目上演,地鐵裏多見展覽廣告,朋友之間的周末活動,就是相約看展覽。電影、博物館也有年票,歡迎你在特定時間免費帶朋友進場。這樣的精神生活如何能不富足?

從前只知道人人對巴黎趨之若鶩,如今終於明瞭,她吸引人的地方不在於那個只有象徵意義的鐵塔,而是多姿多彩的生活。在香港,我們以為,只要瘋狂工作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生活。但在巴黎,工作不用太辛苦,便可以過想要的生活。

20140122pympcolumn
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