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老媽留個口信

換了智能電話之後,一直慣用WhatsApp,前陣子終於安裝了WeChat,和內地的聯繫一下子接通了,也省去了一筆長途電話費。

夜裏,老媽就借用我或妹妹的WeChat,和內地親友聊個興高采烈,或者詳問婆婆的病況,滔滔不絕。我和內地幾個表姐的感情好,以往從鄉下返港,一過深圳河,大家就音信不通。如今天涯若比鄰,她們是在吃大餐還是教訓搗蛋的兒子,都知道得一清二楚。

我的法國工作假期臨行在即,她們不忘在WeChat裏問:「你去法國了,你妹住大學宿舍,你和你媽要怎樣聯絡?」一言驚醒夢中人,馬上跑去買了個便宜版的智能電話。

老媽對電子產品一竅不通,以前的老爺電話,上上下下的按鍵傻傻分不清楚,還要隨身帶着一本手抄電話簿、一副老花眼鏡。如今她捧着手上這台薄薄的電話,笑咪咪,熒幕上的文字放大了150%,所有按鍵變得直觀,圖像一看便懂,我們還索性把電話功能設定至最簡單,減少她的忙亂。

玩着新玩具,老媽加入了低頭族,看到會動的公仔,就哈哈哈笑上半天,一段口信,嘮嘮叨叨錄1分鐘,愛不釋手。與她內地的姊妹相比,老媽倒成了最時髦的一個。但她最關心的還是,連婆婆的病情也可現場直播,最近婆婆病情好轉,終於可以由病牀上起來,坐一會兒輪椅,老表團的群組馬上鬧哄哄的,還有人大喊:「奇蹟啊!」

聽到口信,就像人在身邊,不曾離開過。今天星期三,我想我已經在旅途上整整折騰了二十幾小時了,抵埗巴黎後,最希望第一時間給老媽留個口信,報平安。

20130918pympcolumn
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

賣物遇上豺狼

誰說只有網上購物容易受騙?網上賣物原來也會成為受害者。

友人剛開始小本經營網上衣飾店,公餘到內地取貨,回來拍實物照,管理網上拍賣帳戶,在在是時間,時常打點到深夜。交通住宿費、運費、租倉費、包裝費、郵寄費在在是錢,連在拍賣網站建立首頁也要付費,文字特效要加錢,貨品上架逐件收費。花時間,花心力,其實只望掙點零用錢。

她喜孜孜告訴我來了第一位客人,還是個海外客,心裏替她高興,以為拍賣網站總算可靠。萬事起頭難,勞心勞力不打緊,畢竟這種滿足感是玩樂不能比擬的。

聽她娓娓道來,客人是個副機師,想給外國的女友送衣服,還主動WhatsApp賣家,前後三四天,友人心地良善,看他如此有誠意,總不像會為了200多元一件衣服花那麼多精力來騙人。

友人翌日收到一封電郵收據,銀碼包括100多元郵費還奉送小費100大元,但需友人傳上寄件號碼才能正式過數。她一見郵件心急照辦,回來心想不對勁,馬上一查,銀行名稱沒錯,但電郵地址的domain卻是外國的免費電郵,一看心知上當。

貨物討不回,沒計可施,只好用WhatsApp大罵騙子泄憤,沒想到人家還有禮解釋,說只因星期五銀行業務繁忙,don’t worry。

第二天,終於露出豺狼相,假銀行電郵說轉帳額不足,要求友人先墊USD200。

現在想來,難怪賣家都不接受海外訂單,要收到錢才發貨。業餘新手賣家,遇上網絡職業騙子,逃不掉,只當買個教訓,只望不再有那麼多小羔羊。

20130828pympcolumn
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

半日買一個新電話?

眾所周知3的服務不值一哂,接收不良,一通電話可斷三四次線,上網速度極慢,無端收取額外費用,客戶服務熱線長期接不上。那曾經雄霸四方的網內短訊網絡,當流動數據普及後,大家都可直接上網用WhatsApp傳短訊,3其實早已失去優勢。但別忘記他們的影響力還在,像電視台「慣性收視」,大家用習慣了,懶,就忠心不二用下去。

這次陪妹妹去3門巿,才體驗到那「賓至如歸」的電話費計劃服務。妹妹看中Samsung GALAXY S II,一開始店員就羅列一大堆「Plan A」「零機價」數據,極度繁瑣,什麼預繳、回贈、實收、隧道費,而我記得的只有合約期32個月,近二百元一個月有800 MB流動數據。在還沒搞清楚下,店員就馬上推介「Plan B」,又是一大段似是而非的數式,不知如何偷換概念,1200 MB的竟然可以比800 MB的「Plan A」便宜,條件是合約期再長點,最後強調「這本來是復活節優惠,現在特意給你做了」。

好了,早就猜到「Plan B」不是省油的燈,1200 MB一張主卡,不知為何又再有多兩張各400 MB的附屬卡,連舊號碼是三個電話號碼,要飛線,要分號碼繳費,用光一張卡的數據就要換另一張,總共簽了三張合約。最後,原來要帶著舊號升級,還要到數碼通去買一張有中轉站作用的電話儲值卡48大元。還要注意最後截數日、繳費日、停機日,還有啟動新機的日子。由中午一時到下午四時這個黃金時間,就花在這幾張電話合約上!效率何在?

經過多年被騙經驗,歷史告訴我們,合約期一點一滴過去,最後大家都會對條款不了了之,回贈忘記了,當初的承諾也不知有沒有兌現。坐在那裡半天,我們就像那些被哄買雷曼的人,看似有眾多選擇,可是,其實只得一個選擇,就是任人魚肉。

被科技牽著鼻子走,其實我們都不需要用幾千元換一個可以上網的新電話,但電訊電話公司創造了新需求。而你發現,假若你不上網不用WhatsApp,大家不會聯絡你,有意無意就杯葛了你。當你以為買一個便宜點的電話就可以對抗霸權,你卻發現,手機Apps檔案越出越大,電話的內置儲存量根本不敷應用,又是時候要換手機了。

根本不是你在追趕潮流,而是潮流在追趕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