換了智能電話之後,一直慣用WhatsApp,前陣子終於安裝了WeChat,和內地的聯繫一下子接通了,也省去了一筆長途電話費。
夜裏,老媽就借用我或妹妹的WeChat,和內地親友聊個興高采烈,或者詳問婆婆的病況,滔滔不絕。我和內地幾個表姐的感情好,以往從鄉下返港,一過深圳河,大家就音信不通。如今天涯若比鄰,她們是在吃大餐還是教訓搗蛋的兒子,都知道得一清二楚。
我的法國工作假期臨行在即,她們不忘在WeChat裏問:「你去法國了,你妹住大學宿舍,你和你媽要怎樣聯絡?」一言驚醒夢中人,馬上跑去買了個便宜版的智能電話。
老媽對電子產品一竅不通,以前的老爺電話,上上下下的按鍵傻傻分不清楚,還要隨身帶着一本手抄電話簿、一副老花眼鏡。如今她捧着手上這台薄薄的電話,笑咪咪,熒幕上的文字放大了150%,所有按鍵變得直觀,圖像一看便懂,我們還索性把電話功能設定至最簡單,減少她的忙亂。
玩着新玩具,老媽加入了低頭族,看到會動的公仔,就哈哈哈笑上半天,一段口信,嘮嘮叨叨錄1分鐘,愛不釋手。與她內地的姊妹相比,老媽倒成了最時髦的一個。但她最關心的還是,連婆婆的病情也可現場直播,最近婆婆病情好轉,終於可以由病牀上起來,坐一會兒輪椅,老表團的群組馬上鬧哄哄的,還有人大喊:「奇蹟啊!」
聽到口信,就像人在身邊,不曾離開過。今天星期三,我想我已經在旅途上整整折騰了二十幾小時了,抵埗巴黎後,最希望第一時間給老媽留個口信,報平安。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