煮食是一種療癒

在母親那個年代,生活所迫,孩子八九歲便要開始煮飯,是很平常的事。來到我們這個年代,煮飯由生活所需,變成了一種生活樂趣。煮食,除了能讓人飽足,還能讓人心靈滿足。

由備料至煮成,是第一層滿足,洗切烹調、手做意大利粉、手搓批皮,由無至有,原來人的一雙手有這樣的創造力。原來做意大利雲吞、烤芥末香草羊架、焗白朱古力心太軟,沒有想像中那麼難,過程中還可以嘗到偷吃食材的小快樂。

然後把作品吃進肚子裏,可能是新奇的味道,也可能是似曾相識的,滋味和回味足以令人滿心歡喜。再然後,更是發覺,除了吃喝本身是一回事,旁邊與你一起分享的人,更是一道菜的調味。和家人分享,特意做一些給朋友吃,看着他們驚喜的眼神,就覺得一切也值得。他們也會給你一點意見,然後便可以思索,下一次可以怎樣煮得更好吃。

我烹飪的年資尚淺,不過至今是,無論看到食物、食譜、飲食文化或食具,都會怦然心動,我想,這就是所謂的興趣。總是有一個吃不飽的胃。最喜歡逛超市、街市、市集、餐具店、二手攤,看看有什麼新奇事,找到一些少見的食材或餐具,總是忍不住要收集回家。

現在的工作,不能說不緊張。有時夜裏或假日,心血來潮想弄點吃的,就騰點時間匆匆煮食。嗅着午夜烤焗的香氣,然後犯罪似地吃掉一大件朱古力蛋糕,心頭和眉頭便放鬆了不少。所以說,食物可以療癒。

到了最近,自從剛出版了《出走,走進法國人家廚房》,記錄了關於那一年的法國旅行和所得的當地食譜,才發現,原來還有這種更新更實在的滿足感。今天是書展第一天,可到花千樹出版社攤位那邊翻翻看,請多多指教。

20150715poyeempcolumn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 2015/7/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