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人在台灣

北村豐晴是個很有趣的人。我們都對日本文化趨之若鶩,偏偏這個日本伙子卻要倒過來學中文。他最初在日本關西做劇場演員,一心想到更大的地方去,跑到北京,又嫌北京太大,輾轉走到台灣,一住十五年。北村有多重身分,既是演員,又是導演,當過廚師,現在還是居酒屋老闆。

北村出走的原因很奇怪,19歲那年,他隨劇團到泰國一個鄉下小村莊,他們其中一人會說一點泰語,一開口逗得三百多人哄堂大笑,北村覺得:「嘩,超帥的!」心裏想,我要學語言,而且要學不是英語的。

初到台灣,生活上有很多不習慣,譬如日本人守時,遇上愛遲到的台灣人,北村溜溜眼睛說:「那我就更遲好了。」中文對他來說,是與人溝通的工具,學一年還不足夠。他打工認識了一個政治大學的朋友,朋友覺得他有才華,勸他半工讀留下來,還推薦他做廚師。北村笑說:「我被騙了。」他思疑自己的薪水比一般廚師少。

考上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後,看到同班同學感情要好,北村還是隱約覺得自己是外人。後來碰上台南來的蕭力修,二人作伴,外向的北村,反而常帶這個台南人逛台北。現在他和蕭力修一個住街頭,一個住街尾,二人合拍電影《阿嬤的夢中情人》,半夜三更還會抓着人家討論。「離開台北市?不好了啦。」已經安定下來的北村皺皺眉頭說。

幾年前,北村還在台北開了「北村家」,千里迢迢把父母接來,小小的居酒屋,家庭味濃。北村爸爸有四十年廚師經驗,一對老人家竟也願意拋下日本的一切,來到這小島炮製山藥秋葵、醃茄子、「夏天到了!泡菜豬肉」、「愛你入骨白昌魚」⋯⋯

北村初來甫到的時候,還不是一個胖子,「我以前的衣服現在他穿剛剛好咧」,他捨不得丟的衣服就給瘦削的蕭力修,感情真好。蕭力修馬上挖苦他:「有成長哦!」

20130410pympcolumn
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