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行疲勞

長期旅行之前,會憧憬很多,特別羡慕那些在短時間內遊歷多國的旅人,三個月遊二十四個國家、一年環遊世界,覺得人家見多識廣,好不威風。

直至自己參與其中,才發現,任何事情變成長期之後,就會失去原有光彩,容易淪為重複,後來我想可以稱為旅行疲勞。

因為你終究會發現,三天去一個地方,一星期換兩次旅舍,旅程竟然開始變得單調。特別在歐洲地區,國與國的邊界城市並不容易找到分別,奧地利也許和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有點相像,除了若略知道音樂之都維也納,還未來得及了解其他文化,便要遷移到別國。或像瑞士的法語區,若不是聞名的湖光山色景致讓人動容,還會誤以為仍身在法國。長期旅行落實到每一個城市後,便瞬間變成短途旅行,容易變成走馬看花。這也許就是到此一遊和深度旅遊的分別。

當每次七八個小時的火車後,總是想盡快找到已預定的旅舍,放下行李,和房友打個招呼,然後到櫃台拿一張地圖,圈上想去的地方,徐徐出發,一路上飽眼福,再飽肚皮。如此模式,重複僅僅一個月後,某天上午睜開眼睛,竟然想蜷縮在旅舍的牀上,多於往外奔跑。

然後漸漸渴望停下來,懷念從前穩定的生活,開始在浪蕩中尋找熟悉的事物,逛逛唐人街,吃吃蝦餃燒賣。甚至變成,長居一年的法國,也暫時成為內心安居的地方。從西歐繞了一圈回來,重回破落的巴黎地鐵,竟然有種莫名的安心。旅行,應該是一個由陌生到熟知的過程,在有限的時間中浸淫提煉。

最終還是要選一個你覺得值得的旅行方式,而旅行,始終還是驚喜無限的,也許下一次,在旅途上,就能遇上影響你一生的轉捩點。

20140806pympcolumn

旅行學執生

帶家人來一趟歐洲長途旅行。跟獨自旅行相比,和一家老小自由行,各人的喜惡、步伐,甚至體力都有差異,不像一個人浪迹天涯,要兼顧的事情多着了。他們才剛到埗,卻很快遇上第一個困難。

早就知道歐洲經濟不景氣,勸他們不要帶大量現金,倒不如到達後從香港戶口提款,每次付手續費港幣二十元,再扣一下兌換率,花費不多,卻相對方便和安全。可是,當他們滿心歡喜走到法國銀行的櫃員機前,卻提不了款,大家呆立當場。原來有人忘記了,香港銀行為了加強保安,提款卡要先在本地櫃員機開啓「海外提款」功能,不然,一分錢也取不了。

大家的心涼了半截,想不到才幾天,就如此運滯,遇上盤川不足。長輩連身上的港幣零錢也翻出來,要瞓街了,後備計劃是,急急聯絡親戚在香港匯款,然而去旅行去到要借錢,真是貽笑大方。這個時刻,除了要想法子,還要安撫臉青青的長輩。

想着想着,我本有一張香港提款卡,海外提款是開通了,卻早忘掉了密碼,要回香港才能解決,便把卡擱在一邊。這樣迫着下來,密碼竟然有點印象了,碰碰運氣輸入,櫃員機馬上嚓嚓嚓開始運作,問題一下子便解決了。

人在外地,只能說,踩地雷是必然的事,昨天才買錯車票,加上很多限期一湧而至,交租、解約、交稿,今日不知明日事。可以怎樣呢?所以現在練就一種精神境界,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,船到橋頭自然直。以前遇事或會六神無主,如今發現,事情解決前的憂心還不是多餘的,憂心會拖慢進度,倒不如瀟灑一點。

這趟旅程才剛開始,相信還會處處險阻,不過未知的前路,最令人期待。

20140604pympcolum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