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期旅行之前,會憧憬很多,特別羡慕那些在短時間內遊歷多國的旅人,三個月遊二十四個國家、一年環遊世界,覺得人家見多識廣,好不威風。
直至自己參與其中,才發現,任何事情變成長期之後,就會失去原有光彩,容易淪為重複,後來我想可以稱為旅行疲勞。
因為你終究會發現,三天去一個地方,一星期換兩次旅舍,旅程竟然開始變得單調。特別在歐洲地區,國與國的邊界城市並不容易找到分別,奧地利也許和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有點相像,除了若略知道音樂之都維也納,還未來得及了解其他文化,便要遷移到別國。或像瑞士的法語區,若不是聞名的湖光山色景致讓人動容,還會誤以為仍身在法國。長期旅行落實到每一個城市後,便瞬間變成短途旅行,容易變成走馬看花。這也許就是到此一遊和深度旅遊的分別。
當每次七八個小時的火車後,總是想盡快找到已預定的旅舍,放下行李,和房友打個招呼,然後到櫃台拿一張地圖,圈上想去的地方,徐徐出發,一路上飽眼福,再飽肚皮。如此模式,重複僅僅一個月後,某天上午睜開眼睛,竟然想蜷縮在旅舍的牀上,多於往外奔跑。
然後漸漸渴望停下來,懷念從前穩定的生活,開始在浪蕩中尋找熟悉的事物,逛逛唐人街,吃吃蝦餃燒賣。甚至變成,長居一年的法國,也暫時成為內心安居的地方。從西歐繞了一圈回來,重回破落的巴黎地鐵,竟然有種莫名的安心。旅行,應該是一個由陌生到熟知的過程,在有限的時間中浸淫提煉。
最終還是要選一個你覺得值得的旅行方式,而旅行,始終還是驚喜無限的,也許下一次,在旅途上,就能遇上影響你一生的轉捩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