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在面書,有時會發現一些朋友街坊間的新奇事物。最近一個家住上環的朋友,post了一張照片,照片裏有數個舊式紅酒瓶、透亮玻璃碗、花紋餐碟等。現在的我,對煮食餐具等事物變得很敏感,馬上神經跳動。
細問之下,原來是個pop up event,朋友又傳來了一張照片,其中有一個象牙白荷葉邊的有蓋西式焗盅,二手價錢不用一百元。馬上心動了。聽她說還有很多別的餐具,於是這個周末,就去了一趟上環普慶坊。
上環在這幾年間,變得很快。我從前幼稚園至小學時期,都在這裏渾沌長大,如今每次踏足,都是感慨。小時候總是以為世界就維持着這個樣子,每天重複運轉。後來發現,以前要背着書包閉氣跑過的臭氣熏天的垃圾站,現在閘門緊閉,對面冒出了一家很精緻很有情調的西餐廳。中西區本來就有英殖民的淵源,如今士紳化後,那種血緣彷彿顯得更直白浮面。
這批二手餐具,就放在一家隱蔽的陶瓷工作室裏。昏黃燈光下,一大列玻璃杯、餐碟、茶具都在閃閃發亮,稍一失神,還以為回到了英國或法國的二手古董市集。賣物的嬸嬸很溫文,在細細用泡泡紙替客人包好餐具。好奇之下查問了這些精緻餐具的來歷,原來餐具主人是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伯伯,來自大戶人家,可是他要進老人院了,只好把這些身外物託人賣掉。有些餐碟的背面還有ENGLAND字樣,彷彿是殖民的古老遺物,拿起來觸感冰凉,如今應該不容易買得到了。時常覺得中西區有着充滿魅力的歷史,想不到手上還能握着一些。伯伯應該是個很注重生活質感的人,看着他的收藏被人逐一買去,不由得有點心酸,彷彿珍藏的歲月被分割成碎片。那就當作託孤,至少它們都找到了新的歸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