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立士多、獨立書店,貨品一般比市價便宜,偏偏,獨立手作的價格都很貴。真的很貴,那是,手作人出售的,除了你手上拿的小東西,還有他們製作的心血時間、心思,有時還要附上,不知要等多久才能等到同好的惺惺相識。
有一檔用鮮花壓製成項鍊,很喜歡那顆用一瓣紅玫瑰壓出來的小圓鏈嘴,像有靈魂的寶石,有生命在內裡流轉。身旁的顧客問檔主,弄一個要多久呢。檔主說是一整批製作的,一個多月吧。想像得到嗎?工廠只消幾分鐘,就能大量生產,就能有龐大收入。而他們,花了一個月,只收你百多二百元,比最低工資低太多了。
手作會讓人著迷的,你戴起他們親手做的一條鏈,就是戴起了鏈子背後一串串的故事,有個人,為了你喜歡的這條鏈子,花了好久,好久的時間,就這麼做一條,獨一無異的。
而這個製鏈子的人,就站在你面前,遞上一張卡片。你買一條鏈子,就認識了這麼一個朋友。
偶然經過荷李活道,碰上Detour 2011:USELESS,也算緣份吧,上年也有藝術設計展在這「前已婚警察宿舍」舉行。喜歡那裡的殘破與斑駁,彷彿盛載著厚重的回憶。主題「USELESS」是廢物利用,以有限物料創作,有很多驚喜。有人笑謔,Modern Art = I Could Do That + Yeah, But You Didn’t,有人願意低廉慷慨售賣自己的時間與心力,有人吝嗇。如果所有交易都是一場以物易物,那麼我們用畢生勞力換取金錢;而他們,用微薄的力量,換世界不再一式一樣。
除了一生一世打一份不是人做的工,我們還剩下什麼?這天,驚見兩個朋友駐守在手作市集。在這個用400元租三個星期、在大會提供的紙皮塊拼圖拼成的檔攤裡,他們販賣自己的歡樂時光。一個親手畫下動物圖案的「WANKAPO」,課餘在學校逐顆烘裁出木耳環;另一個在進修的下課時間,縫製麻布袋子。每一個小檔攤,都是一個小宇宙。
很羡慕,很想參一腳,朋友卻說:「你不是要寫blog寫小說嗎?哪還有時間?」好吧,那我手作文字好了。
記得友人的小學同學也會到處擺檔,賣陶瓷、布藝,還沒機會見識,友人卻告訴我,她後來當老師了,常在facebook怨教務繁複。我嘆了口氣,怎麼最後還是「還俗」了?
展覽網址:www.detour.hk(25 Nov to 11 Dec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