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花花手作時間

星期六編輯Sunday Workshop「知慳識儉」的〈舊衫燒出布花〉,饒雙宜問我:「你會整嗎?」我說會啊,然後想,星期天放假一定要試試看,舊衣搖身一變就成了朵朵花花,沒有比這更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事了。

起床時已是中午,慵懶的,然後才翻出家裡的布剪刀、大頭針、針線、蠟燭,原來已經很久沒玩過縫紉。再找些舊衣,如文中建議的,可惜我家有雪紡、色丁料子的衣服不多,去過謝師宴的裙子還不捨得剪,才找到媽媽一件不要的上衣。

一朵布花,需要的布料其實很少,我只裁了兩片領子,就剪了三十塊布瓣有多。然後放到蠟燭旁輕炙整圈布邊,漸漸捲曲成花瓣,很有趣。就是佩服,那些發明不同製作方法的手作人,總有這樣的能耐,善用物料的特性,掌握微細的變化。其實剪布和燒布的過程也挺費時,時間不知不覺溜走,倒覺得心神安定,喜歡這樣的專注。

一邊燒,一邊覺得手作人真的很慷慨。怎麼說呢,他們賣的,不止是一件商品,很多時,是附帶一種技能,甚至是一種心態或價值觀。像之前的冬青油移印法,他們不怕告訴你方法後,你不再來。他們都是坦然的,更樂意傾囊相授,更願意看見大家都動手。也許,因為手作本身就是獨一無異,盛載著分享,沒有商業秘密,不怕你抄,因為不會有人抄出一模一樣的,所以手作人的檔攤不像大商場不能拍照。也許如此,我才喜歡常到手作攤去看個究竟。

很認同訪問裡的Irene(葉愛蓮)說:「你花時間、心機、精神,重新把它創作,足以把一件本身價值為零的東西,變到無限大。」那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實現自我價值的方法,通過雙手,賦予靈魂,得到無上滿足。

我的假日目標:「今天只做一件事」,第一朵黑玫瑰,成功了。

要怎麼做?請參考:
http://news.sina.com.hk/news/23/1/1/2754413/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