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阿姨?請問⋯⋯」「誰啊?你叫誰阿姨呀?」我們在台北松江路,男助手戰戰兢兢走進一家花店問路,結果遇上了這樣的情況。
「我那麼年輕你叫我阿姨?」語氣很「恰」*的老闆娘從花叢中走出來,卻是笑嘻嘻的。「啊,我不是那個意思,不好意思,因為我看不到你⋯⋯」男助手慌忙解釋,的確我們只看到店裡的老太太,還打算叫得年輕點才叫「阿姨」。
已經是晚上七八時了,走得腳板都癟了,還是找不到生活道具屋「時常買」,明明在松江路,可都是民居,烏燈黑火的,最糟是我們沒抄下準確的地址。
「時常買?最近好像聽過有一家這樣的店,你們等一下,我上網搜一下。」老闆娘又熱心的鑽回花叢裡。「咦,找到了,網上也有很多消息啊,等我把地址抄一下。」地址是松江路194巷35號。我們不斷向老闆娘道謝,她只搖搖手說,快點去啦,不然關門啦。
原來我們早就經過「時常買」,就是那扇很漂亮的古老紅漆木門,木門關了,但還看到裡面有電燈泡的光,於是索性「破門而入」,才拜訪得到老闆毛家駿。
我們又回到那家花店道謝。老闆娘說:「哦,就是那家!我有經過,他們放一個小木板在外面,我還在想,這樣能做生意嗎?果然是不簡單!改天我也去看看。」我們提醒她,店子只在星期四至日開門營業,因為毛老闆說不太想打擾這裡的民居。
跟老闆娘交換名片的時候,她突然發現說:「哎你們倆個是穿情侶裝嗎?我就奇怪他怎麼會穿那麼可愛的小鹿裝。」老闆娘犀利得讓人招架不來。
一邊聊著,老闆娘的小女兒一邊雙眼滴溜溜的抬頭看我們,手指不斷擦鼻子。「哎喲,不要挖鼻孔,她一緊張就挖鼻孔!」趕緊把女兒的手撥下來。「不要緊張,不要挖鼻孔!」我們笑了許久。後來我們囑她,來香港玩的時候記得找我們。
老闆娘的性情,真的很台灣,那也是我喜歡台灣的原因。
*聽說「恰」在閩南話的意思是「潑辣」,哈哈。
老闆娘的花店「花緣坊」:台北市松江路194巷7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