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垂頭發現身前小袋的拉鏈無端被打開的那刻,iPhone不翼而飛,心裏暗罵,糟糕!這回終於到我了。
天早已入黑,一張亞洲臉孔、一大個背包、一個重型行李、一個有點擠擁的巴士車廂,天時地利人和,無疑我就是最好的下手目標。一下子經歷一輪氣憤、懊惱、追悔、挫敗的心情,最後,警察局還要關了門,除了靜靜回新窩,無計可施。巴黎終遇小偷,是一點不浪漫的事。
然後不斷回想起,在這裏認識的朋友所發生的事,有人在街上用iPhone和丈夫吵架時被搶電話;有人搬家時被偷銀包;有人在火車上玩電話被搶;有人價值二萬元的攝影器材放在私家車裏被偷;有人因為沒香煙可借被人刺了一刀……
相比香港,每人座上手上均有iPhone,甚至電話掉了,還有好心人打電話尋失主。關於治安問題,是巴黎最大的弱點,看來失竊也要計在生活費一欄裏。
隨之而來,就是要更改所有密碼,email、facebook、Apple account,刪除所有資料,想像賊人會怎樣對待iPhone,心驚肉跳。這時才知道,除了電腦,iPhone就是我在海外和親朋戚友的唯一連繫,日對夜對,在感情上早已過於依賴,如今竟像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親人,也像失戀,斷了聯繫,心裏還是隱隱作痛。
但老套一句,錢財身外物,始終只是一個電話,不是人。有時也覺得iPhone像保護了半年的太子,終究還是被擄去,盡力了,倒也有點鬆一口氣。
友人這樣安慰,或者說諷刺我,你的iPhone,至少能養活一家窮人一個星期了。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