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後,的確讓人有點感觸。去年結束了一年的法國生活,回來香港後,剛好展開了雨傘運動,這是讓人難以忘懷的一年。
人生的微妙是,當下所遇上的事,偶然會觸及過去的心情。上周看了一套法國電影《閃亮的歌聲》(La Famille Bélier),那是套很清新的溫情喜劇。姓Bélier一家四口,除了女兒Paula,父母和弟弟都失聰,Paula就成了家人和外界溝通的橋樑。直至一天,學校音樂老師發現了她美麗的嗓音,讓她有機會離家尋找夢想,而矛盾也由此展開。電影去年底在法國上映,蟬聯了四周票房冠軍,且是2015年首季票房的總冠軍。
他們一家是Normandy的農民,電影裏的畫面,確如現實中的法國西北部,他們養牛、做芝士,在熱鬧的市集上售賣。那一景一物,讓人懷緬那一年如夢似幻的優游生活。飾演老爸的是《一吻巴黎》(La Délicatesse)的男主角Francois Damiens,當一個又粗豪卻又心思細密、也很了解女兒的父親。母親是影后Karin Viard,又漂亮又大情大性。女主角Paula真人才18歲,參加過《法國好聲音》,嗓音渾厚有力。電影道出失聰家庭的困難,而有趣的是,有些法國人家的相處真的是那樣誇張,但愛也很溢於言表。
離家,尋找理想。關於法國,很多人只知道巴黎,其餘就叫作「巴黎以外的地方」。去年在法國,也認識了一些來自東南西北部的年輕人,他們離家到巴黎,是為尋找理想,也是為生計,其實是辛酸多於浪漫。
去年,香港也有很多孩子離家。或許他們心裏都像電影的那首歌一樣,有這樣的獨白:親愛的父母我要離開了(mes chers parents je pars),我不是要逃走,我要飛翔(je vole)。為了理想和將來。在一年後的今天,我們的飛翔還不能停歇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