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06/13
友人興致勃勃告訴我她去了桂林和陽朔,難忘在漓江小分支渡竹筏。兩岸群山,竹筏真的只輕舟一葉,不用摩打,在水上浮泛,江水輕易濺腳邊。船夫用一支竹篙划撐,有心盡責,說:「這個位置好看!」便不計勞苦使勁把竹筏轉過來,停下讓你拍照。船夫不理竹筏比其他的落後許多,讓你觀賞時間充裕,給你一流服務,還收你便宜點。
所謂便宜,原來一人也要一百元,她們兩個人,便要連剩下的兩個空位的錢也付了。相比我那年跟當地旅舍的團,遊覽一整天舟車勞頓才一百元,她們這趟漓江水太貴了啊。她初時也這麼想,便問船夫:「你們收入很好吧?」可船夫卻愁眉苦臉,一個搭客一百元,單是繳稅就去了一半,怎算豐足?
我才恍然大悟。記起有次去四川海螺溝,看山上宏偉冰川瀑布,海拔四千多五千米,溫度在零下。上山,除了用走的,就只有另一種工具——人力轎夫。我們決定穿上雪鞋冰抓徒步,沿路陡峻滑脫,一路氣喘,路邊沒柵杆,連敏捷的男友人也一下子滑倒在山腰的硬冰上,只怕不小心就此掉下山去。看步履輕盈的轎夫二人抬着老外匆匆走過,好奇問價,他一開口便是二百塊,若你砍價就減到百五。那時還道他食水真深,現在想來,又有多少稅收在裏面?
像托爾斯泰筆下《復活》的窮人,富人的奢華,由民脂民膏供養。想起早陣子看電影In Time,人的壽命替作金錢,富人可以苛稅活上一百萬年,窮人只能在富士康似的工廠裏期盼明天不會斃命,朝不保晚。如此苦況,今天在內地延續,人力竹筏或雪山轎夫,冒着風高浪急山峰險峻,才僅僅過活。壓榨的人坐享其成,究竟,要用多少生命血汗來成就強國?
唉,連旅行,也看到同胞的悲哀。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