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說只有網上購物容易受騙?網上賣物原來也會成為受害者。
友人剛開始小本經營網上衣飾店,公餘到內地取貨,回來拍實物照,管理網上拍賣帳戶,在在是時間,時常打點到深夜。交通住宿費、運費、租倉費、包裝費、郵寄費在在是錢,連在拍賣網站建立首頁也要付費,文字特效要加錢,貨品上架逐件收費。花時間,花心力,其實只望掙點零用錢。
她喜孜孜告訴我來了第一位客人,還是個海外客,心裏替她高興,以為拍賣網站總算可靠。萬事起頭難,勞心勞力不打緊,畢竟這種滿足感是玩樂不能比擬的。
聽她娓娓道來,客人是個副機師,想給外國的女友送衣服,還主動WhatsApp賣家,前後三四天,友人心地良善,看他如此有誠意,總不像會為了200多元一件衣服花那麼多精力來騙人。
友人翌日收到一封電郵收據,銀碼包括100多元郵費還奉送小費100大元,但需友人傳上寄件號碼才能正式過數。她一見郵件心急照辦,回來心想不對勁,馬上一查,銀行名稱沒錯,但電郵地址的domain卻是外國的免費電郵,一看心知上當。
貨物討不回,沒計可施,只好用WhatsApp大罵騙子泄憤,沒想到人家還有禮解釋,說只因星期五銀行業務繁忙,don’t worry。
第二天,終於露出豺狼相,假銀行電郵說轉帳額不足,要求友人先墊USD200。
現在想來,難怪賣家都不接受海外訂單,要收到錢才發貨。業餘新手賣家,遇上網絡職業騙子,逃不掉,只當買個教訓,只望不再有那麼多小羔羊。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