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個五年過去了。
終於沒有了年輕人最後的旅遊優惠,博物館啊、火車票啊什麼的,還沒有很趕得及跑遍世界,然後,也許就是要開始正式用成人的心態去面對社會。最近還有人問我,你是否剛畢業?有點無奈又有點竊喜,希望我只是看起來還有點稚氣,而不是內裏不小心散發出幼稚。
這第一個五年,得到很多,也失去了很多。由校園這最後的一個保護網裏出來,跳進寬大的世界,淺略的嘗到了悲歡離合,生老病死。當所有事情貌似向更美好的路進發時,一個拐彎,可以突然直衝下坡。遇見的,是無常,親人離世、戀人分手、時代衝突。但是,挫折越早來臨,總是越好,因為人能越早併發免疫力。
痛苦與挫折,不管你願不願意,它還是會像坦克一樣輾在你身上,你只能沮喪地承受,又或者,咬緊牙關支持下去,一步一步,等好起來的一天,等傷疤褪去。而痛苦會讓人超越一切,令你有想像不到的昇華,彷彿打開了一道你以前從未進去過的門,所以,別害怕痛。在痛的裏面,你可以勉勵自己,痛苦總會過去,在痛過去之後,你也要勉勵自己,你因為痛而學懂了更多更多。
如存在主義之說,人生是荒誕而痛苦的,但同時,存在主義也最存有希望。
最近才看《無痛失戀》(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),更發覺人生,可以有多少次重來?我慶幸,過去的快樂與憂愁,都珍貴地存在於我腦海裏,沒有什麼需要忘掉的。
出走法國之前,我還是個內心暗暗騰雞與緊張的人,遇事總會坐立不安,擔心到最後一刻。在這個發現自己的一年旅程裏,原來我有時衝動、有時魯莽,但又有時優柔寡斷、有時軟弱。直至回來,最大的改變是,那個愛擔憂的珈鎖終於鬆開了不少,每個人總有弱點,面對及認清自己的弱點,改變修正,就是最大得着。
我想,關於出走或旅行的意義,可以是單純地想增廣見聞、享受人生,為自己加添經歷,但經歷過後,最該留下來的還是心態上的改變,這樣才不枉你經歷過的。
這也更加強了我的信念,要為自己抉擇,聽從心聲,然後完完全全負責與承擔,無論結果如何並以此為鐅,因為只有這樣,才能成就最堅強也最圓滿的自己。如今我會相信,沒什麼再能擊倒我,因為總能一步一步走回來。即使世界如存在主義,是痛苦的循環往復,但在最差的狀況裏,都會有最好的事情發生。
進入第二個五年,永遠把結束當成是開始,要繼續讓自己走得更遠走得更好,這是我給自己的禮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