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anna現在七個月的肚子看起來不算很臃腫,步履還是很輕盈。我們在一家糕餅咖啡店坐下,她說她現在不能吃太多甜食,但最近血糖有好轉,今天可以破戒,於是點了個士多啤梨撻配熱茶。現在她肚子裏的孩子很活潑了,她說有一次跟人聊天,眼看自己隆起的肚皮鼓起了一陣波浪,說着臉上就泛起溫馨的笑意。
這一陣波浪,早在十一二年前便泛起,想不到一條網線,牽起了一條紅線。那年頭還時興ICQ,她就在網上遇到了她的媒人——Mathieu的爸爸。這位爸爸喜歡在網絡世界認識各地朋友,隨機搜尋找到她做網友,一年多後,談到他的兒子正在學日文,剛好可以跟同樣正在學日文的她交流,二人就這樣聯繫上。她那年二十一歲,正在交一個日本男朋友。他那年十九歲,正在修讀電腦科學。網友的關係,由ICQ一直到MSN從不間斷,後來她的戀情也告終了。兩三年後,她已在工作,和朋友遊英、法、意,在巴黎逗留的四五天,他當上東道主。他那時還是學生,剛由諾曼第搬到巴黎,在她來之前特意省吃儉用,只吃罐裝醬料拌意粉,想請她們吃飯。上午陪她們當導遊,晚上才回校做project,那時她便感覺到他的心意,也見過他的父母。初次見面,朋友還取笑他的頭大,她只覺得他比屏幕裏看起來白胖,但她知道他的人品實在好,那時只是有點介意年齡差距。

他們喜愛的假日活動,便是駕車到巴黎郊區的農場,採摘新鮮的士多啤梨、蔬果。

現在Joanna閒時在家還會親自下廚,這一款是手做意大利馬鈴薯丸子Gnocchi,老公又有口福了。
她來他就節食
回港後,事實上兩人都有意。兩個月後,Mathieu到大連交流九個月,其間來香港兩次看她,愛情不經不覺開了花。新年時,她帶他見父母。第一個情人節,他在酒店的牀上,用金莎和紙花鋪了個心形,雖然買不到花,但也讓她滿心歡喜。暑假期間最後兩個月,他在香港租了studio,她在尖沙嘴上班,他等她下班時逛遍油尖旺,「他愛上香港的魚蛋,哪一檔最好吃,他都知道」。午飯一個人時,他就去買蒸飯,帶着外賣到公園吃,和旁邊的老伯伯相映成趣。拍拖第一年,她新年再到法國看他兩星期,知道她來他就節食。
遙距戀愛兩年多,他們時常在網上視訊,親人的孩子見了他,都叫他電視哥哥。他畢業後找到穩定工作,搬到現在的家,她辭掉工作,飛到巴黎和他展開新生活。她說最初就是語言困難,以前在香港,所有事情自己處理,來到這邊,無法不依賴他。巴黎的行政手續繁複、工作人員態度差劣是人所共知的,他都替她打點好。她到大學學法文,他就成了她的御用補習老師,presentation功課也幫忙。一直以來,他沒有給她學法文和找工作的壓力,讓她喜歡做才做。二人相處融洽甜蜜,她笑說會發脾氣的是她,他總是受的那個。
遺憾的是,2012年,Mathieu的爸爸離世,「紅娘」來不及見證大團圓。這年,她的學生簽證到期,她主動提出結婚,「雖然我說要結婚,但你也要求婚」。於是,10月是他們的相識周年,他提議先帶她去Bibliothèque Francois Mitterrand看電影,晚上吃露天燒烤,「周年吃燒烤?」她嘴裏投訴了一下,但也跟着去了。看完電影出來,他帶着她往塞納河邊走,一路走進船餐廳,原來,燒烤只是幌子。進餐前有香檳,她不是很能喝,他卻偏叫她喝快點,想替她倒酒。她覺得奇怪,才發現,澄澄黃黃的杯底裏有一隻戒指。他們就在香港結婚。
最重要手手腳腳齊全
巴黎的新婚生活,跟之前沒兩樣,除了看電影、踩單車和旅行,烹飪便是二人的共同興趣。他們家裏存了好些專業烹飪書,二人喜歡一起整甜品。在法國四年,為解鄉愁,她開始鑽研香港地道菜,自家製燒肉、腸粉、餃子、小籠包。樓下的市集,人情味濃,她星期三六早上就去光顧,檔主都認得她,時常送她檸檬。他做IT工作,對着電腦的時間較多,偶爾自己裝嵌玩具車,有自己的興趣,也不介意衣着,從不追趕潮流。對她來說,不需要花大錢買名牌手袋,用心炮製住家飯,衣食住行所費不多,生活更舒適恬靜。
在結婚前,他們已開始計劃婚後養育小孩子。Joanna最初沒這個念頭,但看到身邊朋友的孩子精靈可愛,於是想有自己的寶貝,Mathieu更是渴望當爸爸。他們二○一三年三月九日結婚,小孩的事順其自然,直至今年二月,終於來了。起初小生命還是一顆小種子,他們的感覺都不很真實,直到照超聲波,完成基本檢查,知道小人兒健健康康,才相視而笑。五個月的時候,確定是女兒,準爸爸說:「最重要手手腳腳齊全。」

他們特地為婚宴設計了一張登機證。

他們在法國的婚宴沒有大事裝飾,但Joanna卻親手雕出了一雙雙蝴蝶,每隻花上二十分鐘,貼在五十個賓客的名片上。
手指頭上的小疤痕
現在女兒在媽媽肚裏七個月,準爸爸不遺餘力,每天早晨八時起來,上網格價買嬰兒用品,八時半上班。周末夫婦一起到實體店看樣本,回家再上網找優惠,每天更新資料,連尿片也要計算一條最便宜多少,實在精打細算。幸好Mathieu的IT工作時間較彈性,每逢產前檢查、辦手續,因為語言不通,他都盡量陪在她身邊,打電話預約時還給護士取笑﹕「先生是你要產檢嗎?」距離迎接新生命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,她還開始教他準備幫她坐月子的湯水膳食。
十月懷胎不易,香港人不像法國人有寄生蟲疫苗,媽媽體內沒抗體,要特別注意食物衛生,肉類必須完全煮熟,沙律水果要徹底清洗,還要遠離用生牛奶做的芝士、生火腿、魚生,一個月驗血一次。到懷孕晚期,Joanna還得了常見的妊娠期糖尿病,其中亞洲人食米飯又比法國人食麵包更容易患上,除了糖分,對果糖和澱粉質攝入也有嚴格限制,為了清楚媽媽體內的血糖水平,她還要隨身帶備血糖機,天天「拮手指」直至生產,她讓我看手指頭上一個個小疤痕,十指痛歸心。
改名也是甜蜜的煩惱
至於女兒的法文名字,他們既不想要老套的,也不想日後被人改花名,絞盡腦汁。而中文名字,姓氏是一大疑難,爸爸姓氏發音像「阿豆」,她笑說﹕「總不成姓豆吧?」給小孩改名也是甜蜜的煩惱啊。真期待他們健康的混血寶寶來臨。
(2014年8月24日 明報 > 副刊 > 星期日生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