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工作假期最大的得着是什麼?回來後這幾個月,幾乎是被問得最多的問題,看來要認真準備一個標準答案。
有人說,旅行是為尋找自我。我覺得不然,尋找,即是說你一直都在,只是你沒發現,但旅行,其實更像是塑造自己,不走這一條路,不遇上這一件事,不會成為今天的我。
在法國這一年,正如所有的人生,有起有跌,初期不適應所以掙扎過、惶恐過,中期安定下來後,便有餘暇欣賞巴黎的美與浪漫,到了後期,大概就和普通生活無甚分別,同時也開始極其思念我城。有時覺得,在法國生活,就像跟法國男人談戀愛,曾經相遇當然美好,也許適合做情人,卻不適合長相廝守。原以為我會很喜歡異地的生活方式,後來發現,喜歡上的原來是觀察事物的心態,而不是一個有形的物質或環境。
最大的得着,是心態上的轉變。學習從容,有時把自己丟在困境,是一種自虐的享受。面對困難,只需要解決,擔憂與害怕都不必要,盡力之後,把一切交給時間吧,成與敗已是後話。
學習理解,在外地,遇上形形色色的人,在每個人身上,都藏着故事。在下判斷之前,多一點理解,多說說話。
學習探究,在外國,無時無刻都想出外,想看新事物,每天學懂一件事,生活多姿多采。對於外國,有很多文化想了解,但在香港,我們為何可以容許歷史留白。在巴黎,每一區都到過至少一次,但在香港,實在很慚愧,原來還有很多地方我從未踏足過。才發現,不是我城沒地方可逛,而是心態,以前從來沒把她當一回事。
工作假期,跟旅行、遊學、留學、流浪到底有多大分別?說到底,只是一種看世界的方式。那為何不能用以了解自己的城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