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淨煮食

面對新的工作與人事,最近聽到一些奇怪的說法。

遇到一個飲食界的朋友,問她愛煮食嗎?她揮一揮水晶甲玉手,皺皺眉頭說:「很討厭。不喜歡那個過程,很污糟。」然後她笑笑,自詡愛乾淨。我聽了有點憤憤不平,卻又無從反駁。

然後和另一個最近熟絡的饞嘴朋友談起,「若想深一層,其實所謂的『污糟』,並不是真的『污糟』啊。」怎麼說呢?「比如說搓麵粉,滿手黏膩,但那分明是我們會吃進肚子裏的東西,又怎會骯髒?」

一言驚醒夢中人,是的啊,煮食的過程,其實是一個越來越乾淨的過程,直至食物乾淨得可以放進嘴裏。然而,我們都寧願把這個過程交託予人。

到街上吃,並不就等於乾淨。我們不知道原材料從何而來,也看不見煮食的步驟。好端端一碟菜送上來,香噴噴,乾淨整潔,但在你經過廚房的時候,卻見到一隻碩大的老鼠竄過。

街外的食物太濃味或太多味精,也會污染味蕾,讓我們分不清食物原始的味道。

於是很多人開始喜歡自己煮食,也包括我自己。喜歡做菜的人都知道,其實最快樂的時光就是烹調的過程,買餸、準備、開爐,而不止是純粹的味覺享受。最近有前輩問我:「知否為什麼現在的人要學焗麵包?要買麵包機?」然後我想起放在家裏一個月都不會發霉的麵包。

到底什麼是乾淨,什麼是骯髒?讓別人牽着自己的味覺走,不知怎的,就是有些可惜。

20130313pympcolumn

明報副刊專欄/時代版/高樓斜巷/(逢周三見報) 寶兒

給 手作文字 留言: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