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巴黎聖誕市集 Le Marché de Noel
Joyeux Noel!聖誕快樂!
香港高樓大廈外牆的聖誕裝飾、商場裏的聖誕禮物、餐廳裏的聖誕大餐,都千篇一律,厭倦了嗎?
聖誕前夕,不如跟我神遊一趟巴黎最大的香榭麗舍聖誕市集,看看法國人如何過聖誕。
現在歐洲行冬令時間,下午四時後漸漸天黑,氣溫不過攝氏五六度,身穿臃腫大衣,呼出一團團白氣,讓人很頹唐,不過去逛人頭湧湧的聖誕市集,就很有氣氛。
歐洲人過聖誕就等同我們過新年一樣,會逛市集購物,準備平安夜、聖誕日和家人朋友共度佳節。
在人聲喧鬧的市集,隨着人流走,細看那些節慶食物或者禮物,其製作方法都並不特別名貴或複雜,所以其實即使不是身在法國,也可參考一下,花點心思,在香港過一個法式聖誕。
【巴黎最大聖誕市集】
法國人的年宵
香港人大多和朋友過聖誕,新年則留給家人,而法國人會在聖誕和家人共敘天倫,在家裏準備一年裏頭最好的大餐,鵝肝、火腿、芝士、紅酒缺一不可,每每用餐至深夜。法國人逛聖誕市集像我們逛年宵市場,為湊熱鬧,也為購買這些應節禮品。聖誕市集在歐洲九十年代興起,如今是傳統,也是潮流,今年巴黎各地有超過十二個聖誕市集。我在十一月初,經過第八區香榭麗舍大道(Avenue des Champs-Élysées),就看見兩旁築起了一排排白色小木屋,由大道中段一直至東邊的協和廣場(Place de la Concorde),全長七百米,原來是為巴黎最大的聖誕市集Le Marché de Noel des Champs Elysées作準備。市集至今舉辦第五年,在上月十五日開市,將會燈火通明至明年一月五日,一個半月無休。在這號稱全巴黎最漂亮的大道上,由凱旋門開始,到旁邊的羅浮宮、協和廣場上巨大的摩天輪,都裝點上燈飾,與其浪費時間逛名店,倒不如逛逛更富節日氣氛的市集。參考市集裏的節慶食物或小禮物,還可以自製聖誕氣氛。
地點:Avenue des Champs-Élysées 75008 Paris
地鐵站:Concorde或Champs Elysées Clemenceau
開市日期:即日至明年一月五日
時間:星期日至星期四早上十一時至晚上十一時
星期五、六 早上十一時至凌晨十二時
【法版聖誕老人】
聖誕老爸和聖尼古拉斯
法文的「Christmas」是「Noel」,我們熟悉的「Santa Claus」聖誕老人,在法國或法語系國家,就變成「Père Noel」(Father Christmas)聖誕老爸。他和世界各地的聖誕老人一樣,都是肥胖身形,穿得紅通通,在平安夜騎着鹿車,爬進煙囪,給孩子送禮物,把糖果、小玩具或金幣,放進掛在壁爐上的襪子裏。而在歐洲東北面和法國東面一些地區,也有一個傳統日子,就是十二月六日的聖尼古拉斯節(Saint Nicolas),據傳聖尼古拉斯是公元三至四世紀間的一位希臘主教,他以愛護兒童、關懷貧苦人民聞世,很可能是聖誕老人的原型。不過和聖誕老人相比,聖尼古拉斯的身形苗條一點,頭上戴有宗教特色的紅尖帽,伴在他身邊的不是馴鹿,而是一個衣着和膚色全黑的人物,形象嚇人,名字叫「Père Fouettard」可怕老爸,專門打頑皮孩子的屁股。
巴黎傳統食物
熱紅酒 Vin Chaud
來到市集就到處看得見冒煙的木桶,嗅得見香辛料的酒香氣。法國紅酒比礦泉水還要便宜,嗜酒的法國人,在冬天愛喝一杯熱騰騰的甜紅酒驅寒。從前的人發現,開封的紅酒走味後,加入香料和糖,煮熱後香氣撲鼻,逐漸演變成歐洲國家冬天的經典節慶飲品,幾乎每一個地方每一戶人家的煮法都不盡相同。
材料:
紅酒150cc
檸檬汁或橙汁少許
肉桂粉1茶匙
丁香3粒
八角1粒
水半杯
糖2茶匙
做法:
1. 紅酒倒進鍋裏,削少許橙皮和檸檬皮,連同所有香料加進鍋裏
2. 將檸檬汁或橙汁擠進鍋裏,加進半杯水
3. 加熱至紅酒冒泡泡後,轉小火,加蓋焗煮約十分鐘
4. 最後加糖,將香料過濾掉,重新加熱便可飲用
西班牙油條 Les Chichis / Churros Maison
香港人有油炸鬼,歐洲人有Chichis,這些星星條形的砂糖油條源自西班牙,像冬甩似的甜食,人們會配咖啡或熱朱古力來吃,市集裏則配上榛子醬。在晚冬街頭,吃熱呼呼的甜油條的確很不錯。
材料:
麵粉1杯
橄欖油2湯匙
鹽少許
水1杯
雞蛋2隻
做法:
1. 鍋裏倒進一杯水煮開。準備油鑊
2. 麵粉倒進盤子裏,加入鹽和橄欖油,再慢加熱水攪拌
3. 拌成麵糰後加進兩隻雞蛋拌勻
4. 麵糰盛進擠花袋,用星形花嘴擠出一條條油條,剪下,炸至浮面
5. 炸好的油條灑上砂糖,便可趁熱享用
「黑人頭」朱古力 Boules aux chocolat / Têtes de chocolat
外表是多種口味的薄薄一層朱古力,如黑朱古力、白朱古力、藍莓朱古力等,咬下去,裏面原來是像雪球似的豐厚忌廉,底部墊着一塊小餅乾。拍照的時候有位法國女士突然停下來告訴我,她們小時候會開玩笑說這些就是黑人的頭,法文têtes就是頭部,boules外形亦像一個頭,不過小孩子只知道那是甜食,現在種族平等已不接受這個稱謂。
熱栗子 Marrons Chauds
法國秋冬盛產栗子,所以街頭巷尾都可見到小販推着改裝超市手推車賣烤栗子,聖誕市集裏亦有賣。法國街頭就有樹上掉下來的栗子,但要注意有毒無毒,有毒栗子外殼像綠色的荔枝,無毒好吃的栗子反而像海膽一樣多刺,如果懂得分辨,就可以撿回家做糖漬栗子。
法式可麗餅 Crêpe
香港人稱之為pancake,但crêpe是比pancake更薄的烤餅,餡料可甜可鹹,甜的會塗上砂糖、榛子醬或加入新鮮生果,鹹的會加上雞肉、火腿或芝士等。
卡娜蕾 Canele
在香港比較少見的甜點,小小一顆是焦糖燉蛋演變出來的甜點,口感外焦內軟,店家都歡迎試食。
愛之蘋果 Pomme d’Amour
煮熱焦糖,加上紅染料,將蘋果浸進去,拿出風乾。蘋果外表的焦糖又甜又脆,可以中和果肉的酸味,不過第一口很難咬下去。
馬卡龍 Macaron
人所共知的法國甜品,市集上當然有賣,還有店家將七彩的馬卡龍拼成一棵小型聖誕樹。
綠色聖誕禮物
花園變首飾
Jean是種植家,春夏之時會料理家裏的花園,在市集擺攤賣自家種鮮花,秋冬時花期已過,他便將家裏種植的大大小小的花朵壓成乾花,以環氧樹脂(epoxy resin)定型,製成耳環、戒指、手鏈等,每一種手飾都獨一無二。Jean說:「如果要有漂亮的花形,一定要自己親手種植。」
枯葉變擺設
法國一到秋冬,地上就堆滿落葉,有心人將之一一撿起,用創意拼成一件件充滿生命力的人形擺設,小婦人、巫婆、小矮人都活靈活現。
爛布變靚畫
若不細看,還以為這些平面圖案是人手畫或機器印刷,無甚特別,但原來是用絲綢或布碎拼湊而成的山水畫,借助布料的質地和顏色,呈現山勢和草木的質感,製作時必須心靈手巧。
橄欖油肥皂
用橄欖油製造的肥皂,色彩和香味都很豐富,如薰衣草、橙花、雞蛋花,其中更有黑色鴉片味道的肥皂。
免費按摩十分鐘
聖誕禮物不一定要實物,市集上還有十分鐘即場免費按摩,據說這種按摩形式已有十年歴史,不過在歐洲這些小費國家,這樣的服務並非真的免費,但客人可自行決定這樣的按摩值多少錢。
(2013年12月22日 明報 > 副刊 > 星期日WorkShop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