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日買一個新電話?

眾所周知3的服務不值一哂,接收不良,一通電話可斷三四次線,上網速度極慢,無端收取額外費用,客戶服務熱線長期接不上。那曾經雄霸四方的網內短訊網絡,當流動數據普及後,大家都可直接上網用WhatsApp傳短訊,3其實早已失去優勢。但別忘記他們的影響力還在,像電視台「慣性收視」,大家用習慣了,懶,就忠心不二用下去。

這次陪妹妹去3門巿,才體驗到那「賓至如歸」的電話費計劃服務。妹妹看中Samsung GALAXY S II,一開始店員就羅列一大堆「Plan A」「零機價」數據,極度繁瑣,什麼預繳、回贈、實收、隧道費,而我記得的只有合約期32個月,近二百元一個月有800 MB流動數據。在還沒搞清楚下,店員就馬上推介「Plan B」,又是一大段似是而非的數式,不知如何偷換概念,1200 MB的竟然可以比800 MB的「Plan A」便宜,條件是合約期再長點,最後強調「這本來是復活節優惠,現在特意給你做了」。

好了,早就猜到「Plan B」不是省油的燈,1200 MB一張主卡,不知為何又再有多兩張各400 MB的附屬卡,連舊號碼是三個電話號碼,要飛線,要分號碼繳費,用光一張卡的數據就要換另一張,總共簽了三張合約。最後,原來要帶著舊號升級,還要到數碼通去買一張有中轉站作用的電話儲值卡48大元。還要注意最後截數日、繳費日、停機日,還有啟動新機的日子。由中午一時到下午四時這個黃金時間,就花在這幾張電話合約上!效率何在?

經過多年被騙經驗,歷史告訴我們,合約期一點一滴過去,最後大家都會對條款不了了之,回贈忘記了,當初的承諾也不知有沒有兌現。坐在那裡半天,我們就像那些被哄買雷曼的人,看似有眾多選擇,可是,其實只得一個選擇,就是任人魚肉。

被科技牽著鼻子走,其實我們都不需要用幾千元換一個可以上網的新電話,但電訊電話公司創造了新需求。而你發現,假若你不上網不用WhatsApp,大家不會聯絡你,有意無意就杯葛了你。當你以為買一個便宜點的電話就可以對抗霸權,你卻發現,手機Apps檔案越出越大,電話的內置儲存量根本不敷應用,又是時候要換手機了。

根本不是你在追趕潮流,而是潮流在追趕你。